[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聚丙烯复合医用包装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7233.6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锋;鲁听;徐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4;B32B27/32;C08L23/06;C08L23/08;B65D65/4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聚丙烯 复合 医用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聚酰胺/聚丙烯医用包装膜。
背景技术
医用器材包装膜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而医用器材对包装膜的要求较高,其不仅需要保证膜的柔韧性、成型性以及与无涂胶纸良好的热合强度等,还要考虑其阻隔细菌、抗刺破和在消毒环境中确保内容物稳定、耐热以及不会产生有害物迁移等卫生性能,以及环境友好性。
基于此,人们正在积极研究各种用于医疗器材包装的新型材料,以满足手术用医疗器材在性能上多方面多层次的苛刻要求。目前公认的较佳的包装方法是:先用符合医用标准的吸塑包装薄膜经熔融,按医疗器材的具体形状吸塑成型,放入各种医疗器材后与透晰纸热封,然后将封装后的成品放入环氧乙烷灭菌柜里充分灭菌。目前常用的复合薄膜通常采用聚氯乙烯或聚偏氯乙烯作为主要功能成分,但由于其在消毒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游离的氯离子,从而污染医疗器械,因此,目前的趋势是采用其他非氯乙烯材料制备医用包装膜。
当前,国内外医用包装膜的复合方法通常主要有:干式复合、无溶剂复合、多层共挤挤出复合等。干式复合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较为传统的一种复合方式,是采用双组分的聚胺酯粘合剂,对两层基材薄膜进行粘合的一种工艺方法,其主剂和固化剂按比例混合后,再用 有机溶剂进行稀释,调整到一定的使用浓度,通过网线辊涂布到基材上,经热风烘箱干燥,再由加热辊加热与另一种基材进行加压粘合,再经时效处理而成。干式复合工艺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层间搭配也灵活多样,但其最大的缺陷是胶层表面张力较大,粘合剂溶剂虽经很大功率的干燥,但也难免出现溶剂残留的情况,而且浪费能源,干燥的废气及有机溶剂的挥发也会污染环境。无溶剂复合的复合过程中没有溶剂的残留,没有废气的排放污染环境,但因为主剂和固化剂的比例控制不稳定,复合工艺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最有前景的多层共挤挤出复合方法,它是采用3台以上的挤出机,将不同功能的树脂原料如PA、PE、PP等,分别熔融挤出,通过各自的流道在一个模头汇合,再经过吹胀成型,冷却复合在一起。多层共挤多功能包装膜能够很好满足各种医用包装的需要,又具有干式复合膜无法比拟的优点,可通过调整阻隔层的厚度及多种阻隔材料的搭配使用,可以灵活的设计出不同阻隔性能的薄膜,还可灵活更换调配热封层材料,满足不同包装的需求。
目前,利用共挤法生产的有三层或五层复合薄膜,且考虑到薄膜的抗卷曲性能,一般为对称结构复合膜,但显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非对称结构与对称结构相比显然具有兼顾后续加工特性的优越性,为满足更多的要求,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共挤法制备的非对称结构的聚酰胺/聚丙烯医用包装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酰胺/聚丙烯复合医用包装膜。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医用包装膜为七层复合薄膜,从包装膜横截面开始从外到内包括:
第一层为热封层A,其成分是茂金属聚乙烯(mLLDPE)和乙烯丙烯酸甲酯(EMA)共混改性树脂;其中,所述共混改性树脂的熔融指数为1.0~5.7g/10min,密度为0.92~1.2g/cm3;优选熔融指数为3.1~4.7g/10min,密度为0.92~0.94g/cm3的共混改性树脂;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中乙酸乙烯酯的含量为20-35wt%;所述茂金属聚乙烯(mLLDPE)的用量占共混改性树脂总量的20~70wt%;优选30-50%;
所述热封层A的厚度为20μm~50μm;
第二层为B层,其成分是均聚的聚丙烯;该层在确保与热封层A粘牢、符合FDA要求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选的,选用熔融指数为1.8~5.0g/min,密度为0.90~0.91g/cm3的均聚聚丙烯。优选熔融指数为3.5~4.6g/10min的均聚聚丙烯;
所述B层的厚度为10μm~40μm。
第三层为C层,其成分为经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可以为1.3~2.5g/min,密度可以为0.89~0.91g/cm3。优选熔融指数为1.5~2.1g/10min,密度为0.89~0.90g/cm3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所述C层的厚度为10μm~4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7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炉渣处理系统的隔汽装置
- 下一篇:用于汽车的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