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控释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7320.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益;孙佩男;魏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群益;孙佩男;魏兰兰 |
主分类号: | A01K97/04 | 分类号: | A01K9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释 鱼饵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缓控释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诱食剂在改善鱼饵料的诱食性、适口性及饲料转化率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诱食剂在鱼饵中使用,可通过诱导鱼类摄食,缩短摄食时间,增加摄食频率,提高垂钓成功率。诱食剂在鱼类饲料中使用,可减少水体中的残饵和饲料的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然而,诱食剂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据咸玉兰等报道,近年来黑龙江省由此每年浪费的鱼类饲料为1.9万吨,而东北三省则高达4.5万吨(《渔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35-38页)。
但是,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诱食剂多以粉状直接添加在各种物料中,作为打窝料、钓饵或鱼类饲料使用。诱食剂如氨基酸类、甜菜碱类、含硫化合物类、核苷酸类、三甲胺类、中草药和植物提取物类、香料类、甜味剂类、酒曲类等多为水溶性物质,入水立即溶解扩散,大量流失、浪费严重、造成局部有效浓度低,诱食效果短暂。因此,如何提高诱食剂利用效率,进而改善垂钓和鱼类养殖效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中国专利CN1057753A描述了一种利用赋形剂加水后产生的粘结作用,使诱食成分的粉粒相互具有粘着力,而后模压成型、干燥,制得饵料块的方法。该方法中的赋形剂实际是作为粘合剂使用。按该方法提示,可以判定饵料块中诱食成分释放时间和粘合剂的比例呈正比例关系。但当粘合剂比例较大时,饵料块体积大,怎样在不破坏诱食成分活性的前提下,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干燥温度明显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该专利产品缺乏控制诱鱼成分释放的能力。
中国专利CN1309895A描述了一种将诱鱼成分与水溶性聚合物组成、经过压制干燥的具有一定缓释效果的诱鱼饵(无适口性),并可通过调节水溶性聚合物比例设定诱鱼成分的释放时间。该方法提示,通过缓控释设计可能具有较好的诱鱼效果。但该专利没有解决鱼饵适口性的问题,作为窝料使用时,聚鱼效果不易持久,并且,不能作为钓饵和鱼类饲料。此外,该专利鱼饵不能随意调节缓控释时间,制备工艺现代工业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缓控释(即速释和/或缓释)鱼饵料(即鱼饵及鱼类养殖饲料),所述缓控释鱼饵料引入“缓控释药物制剂”理念,采用药剂学制备技术,对鱼饵料处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使本专利产品中诱食剂的释放具有缓控释效果,从而达到对鱼类具有较佳适口性,提高诱鱼和垂钓效果,增加鱼类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的目的。并且,本专利产品适于工业化生产、使用方便。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缓控释鱼饵料,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基础料30~98重量份,
诱食剂0.001~20重量份,
粘合剂0.5~20重量份,
亲水性高分子材料0.01~70重量份,
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0~50重量份,
速释材料0~80重量份,
填充剂0~80重量份,
着色剂0~10重量份,
矫味剂0~10重量份。
优选的,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基础料50~90重量份,
诱食剂0.01~15重量份,
粘合剂0.5~15重量份,
亲水性高分子材料3~40重量份,
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10~20重量份,
速释材料5~20重量份,
填充剂1~80重量份,
着色剂0.01~0.2重量份,
矫味剂0.01~0.2重量份。
进一步的,
所述基础料包括下述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豆饼、豆粉、麸皮、麸粉、麦片、麦粉、小麦胚芽(粉)、米糠(粉)、玉米(粉)、玉米淀粉、小米(粉)、山药(粉)、马铃薯(粉)、甘薯(粉)、小麦(粉)、糖(粉)、维生素复合物(粉)、矿物质复合物(粉)、食盐(粉)、磷脂类和磷酸二氢钙(粉)等。
所述诱食剂包括下述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氨基酸类诱食剂、甜菜碱类诱食剂、含硫化合物类诱食剂、核苷酸类诱食剂、三甲胺类诱食剂、动物及其加工副产品类诱食剂、中草药类诱食剂、植物提取物类诱食剂、香料类诱食剂、甜味剂类诱食剂和酒曲类诱食剂等;
诱食剂中,更进一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群益;孙佩男;魏兰兰,未经李群益;孙佩男;魏兰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7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