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集装箱装卸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7891.5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贡献;王名汉;曾令烈;陈杰;李勇智;袁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3/00 | 分类号: | B65G6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集装箱 装卸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特别是涉及适用于内河中小港口码头的新型集装箱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集装箱化运输逐渐成为当下物流运输的主要手段,国内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迅猛,集装箱装卸机械和装卸工艺也不断更新,对于港口码头的经济性能和环保性能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内外集装箱港口采用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形式主要有:1.桥式起重机—集装箱卡车—门式起重机—集装箱卡车;2.桥式起重机—集装箱叉车—集装箱卡车;3.门座起重机—集装箱卡车—门式起重机—集装箱卡车;4.门座起重机—集装箱叉车—集装箱卡车。第一种集装箱装卸系统现多用于沿海港口,装卸效率高,对吞吐量的要求和场地基础设施要求也大,带来的成本投资大,近年兴起的AGV等无人自动搬运设备也正逐渐开发应用于大型港口的集装箱自动化搬运系统,相对于传统集装箱装卸系统,AGV技术的运用使港口装卸系统各入/出口、输送线、站台、作业点等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需求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不同的功能,能实现搬运过程中的柔性衔接;对于吞吐量不大的内河中小港口码头多采用后两种集装箱装卸系统,其装卸效率虽不及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系统,但对港口基础设施要求低,总投资成本低。但是这几种集装箱装卸系统中起中继作用的环节均为集装箱卡车运输,采用的是燃油动力,引发环境污染和港口运营成本的增加;其次这种集装箱卡车运输模式自动化程度不高,前方需要配置作业人员,存在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而AGV技术是集光、机、电于一体的高科技,虽然在自动化程度上是革命性的,但其不仅自身要求的技术含量高,设计制造成本高昂,而且对相关的港口配套设施要求高,需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和统一实施,因此整个系统建设成本较传统的港口要大幅增加,目前国内外应用此技术的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港口作业中能满足装卸效率的要求,降低港口建设投资成本,提升港口作业安全系数,节能环保的适用于中小港口的新型集装箱装卸系统。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岸边集装箱装卸机械、轨道移动式中继输送机、固定式竖直升降机构、固定式栈桥以及堆场集装箱装卸机械。岸边集装箱装卸机械位于前沿码头,固定式竖直升降机构固定于岸边集装箱装卸机械门架框内,轨道移动式中继输送机在固定式栈桥和岸边集装箱装卸机械之间,固定式栈桥位于中继输送机作业区域和堆场集装箱装卸机械作业区域之间
岸边集装箱装卸机械:采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或多用途门座起重机,对集装箱运输船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
轨道移动式中继输送机用于输送集装箱,完成集装箱由集装箱运输船到集装箱堆场的输送。包括双层机架、行走机构、竖直升降机构、水平输送单元、集装箱托盘以及综合控制系统。行走机构置于地面固定轨道上,沿轨道行进。双层机架固定于行走机构上,上下两层均设置有水平输送单元。水平输送单元中输送介质均为动力辊子结构,由若干动力辊子组成,其输送动作由水平输送控制单元控制,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输送。集装箱托盘用于承载集装箱,依靠输送机的动力辊子完成输送。竖直升降机构固定在轨道移动式输送机靠近固定式栈桥方向一端,含有独立可升降的水平输送单元,可以完成集装箱托盘的水平输送,并通过起升机构进行竖直升降,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移。综合控制系统包括水平输送控制单元、行走机构控制单元、竖直升降机构控制单元。
固定式竖直升降机构固定于岸边集装箱装卸机械门架框内,包括水平输送单元和起升机构,水平输送单元输送介质为动力辊子,水平输送单元通过起升机构实现竖直升降。
固定式栈桥作为堆场集装箱装卸机械与轨道移动式中继输送机衔接单元,存放中继输送机输送过来的集装箱,等待堆场集装箱装卸机械的后续作业。含有水平输送单元,输送介质为动力辊子,可以实现集装箱和集装箱托盘的水平输送。固定式栈桥的数量由系统装卸效率确定,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集装箱搬运和堆垛的等待时间,提高整个系统工作效率。
堆场集装箱装卸机械采用龙门起重机或集装箱叉车,将固定式栈桥上的集装箱搬运堆垛至集装箱堆场中。
本发明能够提高中小港口码头的作业效率,提高码头运营的市场竞争力,其运输的中继环节采用连续运输机,能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作业,节省了港口建设成本,实现了由传统的采用燃油动力的集装箱卡车运输到采用电力驱动的连续运输机作业方式的转变,降低了能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了一线作业人员,降低了因人为因素造成事故和损失的风险,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7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墙防水防开裂柔性腻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泥磨隔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