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针舌轴承的舌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8383.9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J.布鲁斯克;J.韦泽尔;W.韦泽尔;J.施陶斯;E.于根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4 | 分类号: | D04B3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姚李英;傅永霄 |
地址: | 德国阿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轴承 | ||
1.一种用于制造舌针(10)的针舌轴承(16)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针基体(11),所述针基体具有针杆(13),槽(19)在所述针杆(13)中定形,所述槽由两个侧向壁(23,24)界定;
在所述槽壁(23,24)中形成两个轴承开口(25,26),所述轴承开口具有匹配的形状且与彼此对准;
提供具有针舌杆(20)的针舌(15),所述针舌杆(20)具有为通孔的针舌孔(22),所述针舌孔的截面不同于所述轴承开口(25,26)的截面;
将所述针舌(15)的一个端部定位在所述槽(19)中,以便所述针舌孔(22)置于所述轴承开口(25,26)的区域中;
将销(27)插入所述针舌孔(22)中;以及
在两个侧部上镦锻所述销(27)以在所述轴承开口(25,26)内产生圆柱形轴承头部(29,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销(27)的长度超过所述针基体(11)的厚度,以便在将所述销插入所述针舌孔(22)中之后,所述销从所述轴承开口(25,26)的两个侧部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镦锻所述销(27),使用与彼此对准的两个模具(35,36),所述模具为阶梯形,或具有平滑的非阶梯面以用于形状匹配所述轴承开口(25,26)中的对称的轴承头部(29,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若干步骤中执行所述镦锻操作,其中各种模具(35,39,36,40)用作镦锻工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镦锻操作期间,所述销(27)的直径还在所述针舌孔(22)的区域中扩大,以便在所述销(27)与所述针舌(15)之间建立形式配合的和/或非主动的抗转矩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销(27)通过形式配合或通过非主动接合与所述针舌(15)非可旋转地连接。
7.一种舌针(10),其包括:
具有针杆(13)的针基体(11),槽(19)形成在所述针杆(13)中,所述槽由两个侧向壁(23,24)界定,
其中为与彼此对准的通孔的两个轴承孔(25,26)形成具有匹配所述槽壁(23,24)的恒定截面;
具有针舌杆(20)的针舌(15),所述针舌杆(20)具有为通孔的针舌孔(22),所述针舌孔的截面小于所述轴承孔(25,26)的截面;
轴承销(27),其延伸穿过所述针舌孔(22),且在两个轴承开口(25,26)内具有形状匹配的轴承头部(29,30),所述轴承头部通过塑性变形一起产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针舌孔的纵向方向测量的所述针舌杆(20)的厚度大于或小于沿所述相同方向测量的槽壁(23,24)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头部(29,30)在其相应的面朝外的侧部上具有棱柱形或圆柱形缺口(37,38)。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头部(29,30)相对于所述销(27)的区段(28)同心地布置,所述区段延伸穿过所述针舌孔(22)。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头部(29,30)相对于所述销(27)的区段(28)偏心地布置,所述区段延伸穿过所述针舌孔(22)。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间隔物(43,44)布置在限定于所述针舌杆(20)与所述槽壁(23,24)之间的所述针舌孔(22)上的空间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间隔物(43,44)为所述销(27)的径向突起。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舌孔(22)具有圆柱形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舌孔(22)包括不同于所述圆柱形形状的至少一个形状特征(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罗兹-贝克特公司,未经格罗兹-贝克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3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