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车轮用辅助阳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8482.7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包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化工节能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C25D17/12 | 分类号: | C25D17/12;C25D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车轮 辅助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镀车轮表面的装置,属于电解镀覆用电解槽的结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据申请人了解,在电镀车轮过程中,被电镀的车轮用作阴极,待沉积金属的电镀溶解部件用作阳极,阴极和阳极被浸入包含待沉积的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并且施加电流,使得金属离子通过电解过程被沉积和涂覆在车轮表面。
在电镀车轮过程中,需要对车轮进行深镀,要求车轮镀层厚度均等和覆盖全面,当电镀层厚度不均匀时,在电镀层厚度相对较小的部分常常会发生腐蚀,并在车轮上产生色差,因此成品的质量明显下降,采取现有的辅助阳极很难满足质量要求。
同时,申请人生产时发现,车轮的结构不同,需要的辅助阳极的结构不同,现有的辅助阳极不能满足不同结构车轮的电镀需要。
进一步的,现有的辅助阳极,结构不合理,不容易拆卸,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电镀车轮用辅助阳极。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车轮用辅助阳极,包括用于固定阳极棒的支管和一端插入被电镀车轮中间空腔中的立柱,还包括套装于立柱上且可沿立柱轴向滑动的第一套管以及套装于支管上且可沿支管轴向滑动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螺接有用于抵靠立柱固定第一套管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套管螺接有用于抵靠支管固定第二套管的第二螺栓,所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套管上且与立柱垂直,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外电极板,所述阳极棒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套管上且与支管垂直。
由于设有第一套管、一端固定在第一套管的支管、第二套管和一端固定在第二套管上的阳极棒,可以根据需要电镀的车轮形状,方便的调节支管的位置,使得阳极棒深入需要深镀的车轮处,保证了车轮镀层厚度均等和覆盖全面的要求;同时,第一套管、支管、第二套管和阳极棒,可以组装和拆卸,减少对生产车间的占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第二套管包括上套管和与上套管铰接的下套管,所述上套管套装于支管,所述下套管套装有附加管,所述阳极棒的一端固定在附加管上且与支管垂直。
由于设有上套管、下套管和附加管,可以使得阳极棒深入更多需要深镀的车轮处,更好的满足了复杂形状车轮的深镀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镀车轮用辅助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镀车轮用辅助阳极,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固定阳极棒1的支管2和一端插入被电镀车轮中间空腔中的立柱3,还包括套装于立柱3上且可沿立柱3轴向滑动的第一套管3-1以及套装于支管2上且可沿支管2轴向滑动的第二套管。
第一套管3-1螺接有用于抵靠立柱3固定第一套管3-1的第一螺栓3-2,第二套管2-1螺接有用于抵靠支管2固定第二套管2-1的第二螺栓2-2。
支管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套管3-1上且与立柱3垂直,支管2的另一端固定有外电极板4,阳极棒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套管2-1上且与支管2垂直。
本实施例的第二套管2-1包括上套管2-3和与上套管铰接的下套管2-4。上套管2-3套装于支管2,下套管2-4套装有附加管2-5,阳极棒1的一端固定在附加管2-5上且与支管2垂直。
使用时,根据需要电镀的车轮形状,可以快速方便的组装第一套管、支管、第二套管和阳极棒,使得阳极棒深入需要深镀的车轮处,保证了车轮镀层厚度均等和覆盖全面的要求。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化工节能设备厂,未经苏州新区化工节能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烛台
- 下一篇:一种散热装置及带有该散热装置的LED工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