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转速控制的机车防空转滑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8988.8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伟;刘会岩;项文路;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转速 控制 机车 空转 滑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转速控制的机车防空转滑行方法,属于铁路机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对产生的轮周牵引力或制动力大于轮轨间的粘着力时车轮就会发生空转或打滑,轮轨间的粘着力受轮轨表面状况(轨面有凹坑、水、雪、霜、油)、线路状况(坡道、路基、曲线、道岔)、机车轴重分配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与司机操纵方式及机车运行速度有关。空转或打滑会使轮轨发热、轮轨擦伤,严重时还会影响机车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轮轨之间的粘着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时变系统,最大化地利用轮轨粘着力,并且有效防止牵引空转或制动滑行,已经成为世界铁路机车车辆制动领域发展的方向。
在防止牵引空转方面,一种常用的方案是在机车主电路中配装有3个差动继电器,每个差动继电器与两台牵引电机相连,以它们作为空转信号的检测装置,机车正常运行时,两台牵引电机相连的差动继电器两端的电压是平衡的。当有一个车轮发生空转时,该车轮的牵引电机与另一个车轮的牵引电机之间的电位差就会发生变化,使差动继电器得电,使串联在该差动继电器常开触点电路中的声光报警器接通,发出空转报警。司机发现空转报警后,手动撒沙、降功率。通过差动继电器与两台牵引电机相连,由于牵引电动机在低速和高速情况下电机反电势相差非常大,相同的电压差并不能表明不同的机车速度下不同电压等级下,牵引电机反电势的变化率,利用电压差并不能准确判断牵引电机在不同机车速度下是否真的发生空转以及发生空转的严重程度,当发生严重的同步空转的情况下,差动继电器两端电压会十分接近,致使空转继电器不动作。当司机看到空转指示灯亮之后再脚踏撒砂,同时通过手动操作削减机车牵引功率来制止空转。这个操作过程时间比较长,而且很难把握减多少功率合适。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上述基础上,差动继电器得电动作,在差动继电器常开触点电路中串入中间继电器,利用该中间继电器控制机车自动减载及撒沙。但是一方面如上所述,差动继电器并不能准确判断机车空转;另一方面,差动继电器控制中间继电器,亦不能准确控制机车自动减载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很难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再者,该方案无法实现空转的预判并通过撒沙缓解空转,只能实现撒沙控制与减载控制同步进行,不能最大的利用粘着牵引力。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防空转方案,即检测机车各个牵引电机转速和电流,通过计算转速差、车轮加速度、加速度微分信号及电流差、电流变化率等参数,并且设定这些参数的限定值,当超过或低于这些限制值时,即判断为空转,根据这些参数的大小,判断减载率百分比及减载持续时间,并判断是否执行撒沙及撒沙执行时间。该方案逐渐成为目前防空转控制的主流技术方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很多缺点:在不同机车速度、不同牵引电机电流下,不同的转速差、车轮加速度、加速度微分值及电流差、电流变化率,机车减载率百分比、减载持续时间、撒沙执行时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当空转处于不同阶段时,即使是相同的反馈参数,减载率百分比、减载持续时间、撒沙执行时间仍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采用该技术方案,要想实时获得合适的减载率百分比、减载持续时间、撒沙执行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是不能充分利用粘着牵引力,就是空转不能得到有效抑制;控制系统软件非常复杂,控制环节太多,而且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经常是调节某个环节,又给其他环节带来影响;会给现场调试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不断的控制减载,空转缓解后再加载,在此过程中,如果加载率太快,会使牵引电机的输出转矩处于上下波动状态,容易引起更大的空转,如果加载率太慢,则机车会很快因丧失足够的牵引力而使机车速度迅速下降,甚至停在坡道上;在机车牵引电机发生空转时,很难根据转速差、车轮加速度、加速度微分信号及电流差、电流变化率等参数,选取合适的减载时刻、减载率百分比及减载持续时间,无法最大限度利用粘着牵引力。
在防止制动滑行方面,主要是以速度差、减速度、滑移率为检测对象,只要有一个检测参数超过设定值,就立即降低制动力并撒砂,比如电阻制动时立即降低励磁电流,空气制动时对制动缸进行大量排气。判断滑行的依据大多以经验公式或经验数据值来判断,但很难适应于不同的轮轨表面状况、线路状况、司机操纵方式、机车运行速度等外部条件,很难准确的判断滑行时刻,滑行判断提前,会使制动力损失过大,无法充分利用轮轨间的粘着,滑行判断滞后,就会产生滑行,造成踏面擦伤,起不到防滑作用,即使判断滑行的时刻比较准确,降低多少制动力,持续多长时间仍极难把握,很难实现既能充分利用粘着,又能防止滑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冲切多个产品的模具和方法
- 下一篇:浮动防护型压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