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空调末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0014.3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宋道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道胜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F24F12/00;F24F13/30;F24F13/06;B01D50/00;B01D46/42;A61L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空调 末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功能室内空气处理器末端。该全功能室内空气处理末端集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新风热交换器,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功能为一体。该设备打破传统的空调,新风热交换器,加湿器,空气净化器,只具有单一的空气调节处理功能的传统,集空调的制冷,制热,空气的除湿、加湿,杀菌消毒,空气品质检测,新风换气,热量回收,负氧离子发生,PM2.5净化,有害气体吸收,滤网自动清洗等功能为一体全功能室内空气处理末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重视,空气处理行业日益兴盛,空气处理设备的种类也相当多,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空调,新风热交换器,净化器,加湿器等设备,功能单一,设备间无联系,相互制约,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如下:
1、现有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只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对室外进入的新风不能及时净化。室外新风不断的进入,使净化器长期工作,室内空气仍无法达到彻底净化,负离子存活率低。
2、新风机为室内提供高氧量的室外空气,但同时带走室内空调运行产生的负荷,浪费了能源。
3、新风热交换器,加湿器,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室内机,运行都需要单独配备动力部件。设备的材料用量增加,安装和运行成本高,多个设备占用空间大,房屋的空间利用率低。
二、传统的空气处理设备无法根据高效过滤网的污染程度自动检测清洗过滤网,需要定期拿下来人工清洗,操作不便,滤网时间把握不精准,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三:传统的中央空调末端和新风设备,导致室内负氧离子浓度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实际上只有200个每立方厘米以下,容易产生空调病。
四、现有公用空调设备,各房间空调风管连通,风管清洗不方便且昂贵,风管内容易滋生病毒、细菌。特别是医院,易造成各房间病菌交叉感染。
五、春秋两季不使用空调设备,造成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增加清洗设备和高效过滤网,来改善空气品质的同时增加其使用寿命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功能空调末端,包括前面开有出风口、后面开有回风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高效过滤网,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高效过滤网下方的接水盘、以及位于接水盘正上方的自动喷水清洗刷,且所述自动喷水清洗刷位于高效过滤网与回风口之间。
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高效过滤网旁通阀,高效过滤网旁通阀上设置有静电吸附装置,所述高效过滤网旁通阀与高效过滤网位于同一平面,且高效过滤网旁通阀镶嵌在高效过滤网上或高效过滤网旁通阀位于高效过滤网与空腔内壁之间。
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热交换器和热交换旁通阀,热交换器和热交换旁通阀位于同一平面,且热交换旁通阀镶嵌在热交换器上或热交换旁通阀位于高热交换器与空腔内壁之间。
还包括新风供给装置,新风供给装置包括新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与空腔导通,新风进风口设置有过滤器,新风进风口上设置有风量调工阀。
新风供给装置还包括排气口,排气口与空腔导通。
新风供给装置还包括热回收滤芯和与室内导通的排气口,热回收滤芯由若干纵向过风通道和横向过风通道交错构成,新风进风口通过热回收滤芯的纵向过风通道与空腔导通,排气口通过热回收滤芯的横向过风通道与空腔导通。
所述过滤器的进风面设置有新风清洗装置,新风清洗装置包括位于过滤器进风面的喷水器清洗涮和位于过滤器下方的接水装置。
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活性炭滤网、纳米光催化网、 UV灯管、负氧离子发生器和加湿雾化装置。
所述空腔从出风口到回风口方向按照功能划分为:依次连通的回风腔、风机腔、出风腔,高效过滤网和清洗装置、高效过滤网旁通阀均位于回风腔内。
所述空腔从出风口到回风口方向按照功能划分为:依次连通的回风腔、风机腔、出风腔,热交换器和热交换旁通阀均位于出风腔内。
所述空腔从出风口到回风口方向按照功能划分为:依次连通的回风腔、风机腔、出风腔,新风进风口通过热回收滤芯的纵向过风通道与回风腔或/和风机腔导通,排气口通过热回收滤芯的横向过风通道与出风腔导通。
所述空腔从出风口到回风口方向按照功能划分为:依次连通的回风腔、风机腔、出风腔,活性炭滤网、纳米光催化网、 UV灯管、负氧离子发生器和加湿雾化装置均位于出风腔内,负氧离子发生器和加湿雾化装置位于出风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道胜,未经宋道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