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产栽培黄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0241.6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兰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2110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栽培 黄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黄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以及肥料施放来提高黄豆高产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豆的营养价值丰富,素有“豆中之王”之称,被人们叫做“植物肉”、“绿色的乳牛”。黄豆含蛋白质40%左右,其中含有生物必需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黄豆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黄豆异黄酮能够抑制癌症,防止骨质疏松,降低胆固醇;黄豆皂甙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功效;黄豆低聚糖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改善肠道菌群等功效。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保持粮食总产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蔬菜、油料生产,振兴发展黄豆产业对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黄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比较粗放,产量不高,容易发生病害,导致种植户收入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户对黄豆的种植缺乏积极性,所以研发一种黄豆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栽培黄豆的方法,解决目前黄豆在生产中存在管理粗放、容易发生病害,导致产量不稳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产栽培黄豆的方法,包括以下栽培方法:
第一步,种子处理: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晒种,播种时用根瘤菌0.5公斤菌剂拌lO公斤种子的量进行拌种;
第二步,施基肥:
深耕220~250mm,反复耙碎后起龟背形垄畦1.2-1.5m;三叶期,施钾磷肥:亩施土杂肥1200公斤、火土灰或草木灰400公斤、磷肥8公斤、复合肥40公斤,拌匀后作底肥;
第三步,开穴播种:行距36~46厘米,株距12—15厘米,每穴播1~2粒,每亩株数达到2.5~3.2万株;
每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1200-1300公斤与7.5-9.5公斤磷酸二胺配合;有机肥与种子隔离;
第四步,田间管理:
间苗:在2片对生真叶展开后至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前,人工间苗,拔除弱苗、小苗,留苗20.5万-26.0万株/hm2;
铲趟:在黄豆封垄之前完成三次铲土、三次趟地,间隔时间12-15天;
追肥:在第三次趟土前,每亩追施追施硫酸铵8公斤,趟土掩埋。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播种后,用45%乙草胺1950mL/hm2,对水375kg/hm2喷洒地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在黄豆5片复叶期内,杂草三至五叶期,用18%氟磺胺草醚180-225mL/ hm2对水450kg/ hm2,再加8.8%高效盖草能450mL/ hm2或10.8%禾草克450g/ hm2叶面喷施。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花荚鼓粒期,用尿素5000g/ hm2、磷酸二氢钾1200g/ hm2对水650kg/ hm2均匀喷施,6天喷1次,连喷2-3次。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始花期喷施浓度为20%的叶面宝200g/hm2,或浓度为10%的高美施200g/ hm2。
其中: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营养的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可以提高种子的生长势。具体来讲:这种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根瘤菌是通过豆科植物根毛、侧根杈口或其他部位侵入,形成侵入线,进到根的皮层,刺激宿主皮层细胞分裂,形成根瘤,根瘤菌从侵入线进到根瘤细胞,继续繁殖,根瘤中含有根瘤菌的细胞群构成含菌组织。根瘤菌进入这些宿主细胞后被一层膜套包围,有些菌在膜套内能继续繁殖,大量增加根瘤 根瘤菌寄生的植物内的根瘤菌数,以后停止增殖,成为成熟的类菌体;宿主细胞与根瘤菌共同合成豆血红蛋白,分布在膜套内外,作为氧的载体,调节膜套内外的氧量。类菌体执行固氮功能,将分子氮还原成NH3,分泌至根瘤细胞内,并合成酰胺类或酰尿类化合物,输出根瘤,由根的传导组织运输至宿主地上部分供利用。与宿主的共生关系是宿主为根瘤菌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碳源和能源以及其他必需营养,而根瘤菌则为宿主提供氮素营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兰,未经杨清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采棉机用摘头
- 下一篇:一种机械蒸汽再压缩连续蒸发结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