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胺绝热硬质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0436.0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明;陈学玺;刘竹庆;高修家;崔波;赵大学;徐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28 | 分类号: | C08L61/28;C08J9/14;C08G12/3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热 硬质 发泡 板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胺绝热硬质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泡沫发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泡沫塑料(Melamine Foam Plastic,或Melamine—Formaldehyde Foam)又称蜜胺泡沫塑料,是一种三维网格结构的新型泡沫塑料。作为一种低密度、阻燃、吸音的化工新型材料,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在民用、工业、建筑、交通、航空、军事、日化、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有阻燃、高温、低频噪音吸收要求的环境条件下使用,成为国内新材料界不可替代的材料和21世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型环保材料。
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因其优异的吸声性、低容重性和阻燃性而成为理想的建筑材料。密度为20~50kg/m3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其板材经切削可制成板材,可广泛用作建筑物的吸声和阻燃材料。阻燃制品在公共场所内的应用与标准化,始终是业界人士关注的一个问题。三聚氰胺泡沫塑料是近年来开发出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三聚氰胺深加工产品,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在世界上由德国BASF公司所独有和拥有专利。我国软质密胺泡沫已经产业化,当硬质密胺泡沫仍处在实验室小试阶段。
四、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一般的泡沫塑料,如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氨酯等,因其自身易燃,为使其符合相关的阻燃法规和标准,常需加入阻燃剂,其中很多阻燃剂在高温下会遇热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浓烟、有毒及腐蚀性气体,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引发二次灾害和环境污染。此外,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等在燃烧时均熔融并产生流滴,燃烧着的流滴会迅速引起火灾的蔓延。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胺绝热硬质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制的的产品阻燃、低烟、低毒、可减少有效火灾荷载的装修材料,阻燃性能优异,发烟密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密胺绝热硬质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工艺:
在80~90℃、pH=8.0~9.0条件下,三聚氰胺与固体多聚甲醛在水作溶剂条件下发生羟甲基化反应生成多羟基三聚氰胺,随后再进行酸性缩聚反应:多羟基三聚氰胺在温度80~90℃、pH=5.5~7.0的弱酸性条件下缓慢发生三维网状聚合反应。
所述的三聚氰胺:固体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2-4。
三聚氰胺树脂合成工艺:
所述的固化剂为有机酸和无机酸,其中有机酸为草酸、甲酸、乙酸、对甲苯磺酸、柠檬酸、油酸或苯甲酸;无机酸为磷酸、盐酸、硼酸或氯化铵。
三聚氰胺分子上的氨基的亲电性较强可在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羟甲基发生脱水缩聚反应。在发泡时树脂中未交联的基团在酸催化及高温下进一步交联固化。而泡沫质量的好坏与固化剂用量和种类密切相关,选择固化剂时应以树脂固化速度与起泡速度相匹配。若单一的固化剂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还可以使用复配固化剂,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化剂混合使用。
所述的乳化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泡沫制备不可缺少的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由于同时拥有亲水基和疏水基,可使得预发泡原液中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差别很大的原料可通过均质机搅拌形成稳定的微乳液。这样使得发泡剂在原液中形成粒径均匀的微小球体,对后续制备的泡沫泡孔结构、尺寸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表面活性剂的好坏极大的影响了泡沫结构及力学性能。表面活性按是否电离可分为两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可分为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代表,非离子型有脂肪酸聚乙二醇醚等,阳离子型有烷基三甲基铵盐等为代表。选取表面活性剂可以依据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不同选取。选取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使得制备的泡沫孔径小且均匀,结构致密,这样得到泡沫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所述的发泡剂为低沸点的液体物理发泡剂。
所述的发泡剂为正戊烷、正己烷、环戊烷、环己烷、石油醚或HCFC-14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