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紫外光环网通信的隐秘语音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0485.4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太飞;李琼;官亚洲;张爱利;张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4 | 分类号: | H04B10/114;H04L12/433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紫外 光环 网通 隐秘 语音 调度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紫外光组网通信和语音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环网通信的隐秘语音调度系统,还涉及这种调度系统的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军事活动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线紫外光通信是利用紫外光在大气中的散射特性来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新型近距离通信方式,可作为通信网络的宽带接入方式和特殊场合的通信应用,例如:加油站、加气站、矿井下等特殊场合。上述场合中使用无线电磁波通信,容易产生电火花引发安全事故,而无线紫外光通信则不存在上述问题,既满足了通信需求,又保障了生产安全。此外,紫外光通信还可广泛应用于小区楼宇宽带通信、通信网络的辅助和备用通道、移动通信的基站互连、数据通信专线、电视电话会议专线、灾害应急、临时扩容、光纤线路维修、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网、需特殊保密安全部门等场合。无线紫外光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非视距通信以及全方位通信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军事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海陆空三军专用局域军事保密通信,或在特定条件下作为其它通信手段的一种补充,对未来战争、现代化国防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现有的无线紫外光通信都是端到端的单向链路信息传输,虽然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但因其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导致了通信的覆盖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环网通信的隐秘语音调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传输距离短、覆盖范围小和单向链路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调度系统的调度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无线紫外光环网通信的隐秘语音调度系统,是由4个通信节点构成环网结构,每一个通信节点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和语音处理模块三大部分:其中发射端采用紫外光LED作为发射光源,利用LED的闪烁发送信息;接收端采用光电倍增管,对发射端发射的信号进行探测放大并接收;语音处理模块包括核心处理器和语音设备。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上述基于无线紫外光环网通信的隐秘语音调度系统的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环网通信链路。分别对环上物理节点进行编号,通过对建环令牌的相应置位来统计环上节点的个数,并判定建环是否成功,成功转步骤2;建环失败则转步骤E。
步骤2:发空令牌。令牌持有节点发空令牌,若无节点要发送数据,则空令牌一直在环中流动,直到某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将空令牌捕获,转步骤3。
步骤3:发送数据。发送节点捕获空令牌后,将令牌置位,装载数据,将封装好的数据帧发送出去,转步骤4。
步骤4:接收数据。环网上节点依次接收发送结点发送的数据帧,接收到数据帧后依次判断,若为源结点,将此帧抛弃;若为目的结点,储存并转发数据;若不是目的结点,直接转发数据。
步骤5:拆除环网通信链路。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4中,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若Sx=0,首先判Px,若Px=0可以抢发,将相应位置为1,否则,Px=1不能抢发;接着判Dx,若Dx=0转步骤A,否则Dx=1转步骤B;
(2)若Sx=1,首先判Px,若Px=0且在T2时间内,转步骤C;若Px=1且在T2时间内转步骤D;否则,超出T2时间转步骤F;
步骤A:转发数据;持有数据帧的环上节点转发数据帧,转步骤4继续接收;
步骤B:存储并转发数据;持有数据帧的环上节点存储并转发数据帧,转步骤4继续接收数据;
步骤C:数据帧返回源结点且无节点抢发,源结点将此帧丢弃;若在令牌持有时间T3内转步骤3;否则持有令牌时间超时,令牌持有节点编号在S中对应的位置1,D=0x00,P=0x00,转步骤2;
步骤D:数据帧返回源结点且有节点抢发,源结点将此帧丢弃并产生空令牌,S=0x01,D=0x00,并令要抢发节点的相应位Px=1,再转步骤2;
步骤E:判断重复建环次数是否达到3次,达到3次,则失败退出;否则转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填充透镜和其眼科应用
- 下一篇:火焰切割防变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