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柳苗栽培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40617.3 申请日: 2012-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3843649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发明(设计)人: 赵百华 申请(专利权)人: 赵百华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G23/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3000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松柳苗 栽培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指一种松柳苗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公知的松柳苗栽培技术一般是采用有土栽培,这种方法产量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生活水平的要求,由于是露天种植,不易管理,产生病虫害,需要农药杀虫,使苗菜中残留农药,影响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柳苗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方法,生产过程不用化肥、激素和农药,生产出来的松柳苗为无公害蔬菜,属绿色食品,而且能让人们大面积栽培,实现集约化生产,满足日益增长生活水平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1、场地选择:选择通风透光好的大棚或空闲房屋。

2、场地消毒:播种前要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药液选84消毒液、高锰酸钾、多菌灵中一种,药液喷湿地面、墙面,关上门窗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播种后,按上述方法,每月消毒1-2次。

3、育苗盘消毒:每用一次育苗盘先清掉盘内杂物,后用0.1%高锰酸钾或0.1%多菌灵溶液浸泡两个小时,再冲洗晾晒才可使用。

4、选种:要选当年采收的新鲜种,剔除发霉,破损及瘪了种子,净度100%,发芽率98%以上,发芽势强而整齐。

5、浸种:先用清水将种子淘洗两遍,然后用种子重量2-3倍的清水浸种,冬春季用35度-65度的温水浸20-24小时,夏秋用冷水浸4-12小时;种子泡胀后,清洗干净,沥干水。

6、播种

(1)播种时在盘中垫上一层纤维布,纤维布略小于底盘,使余水能从四周流出,播种前可用绿亨2号拌种,1包可拌10-20斤干种,每盘播干种250-300克,同时,注意剔除霉烂种子,种子分布均匀,以不留空白也不重叠为宜。

(2)将播了种的育苗盘10-20个摞叠起来,上下加垫保湿盘。叠盘催芽期间,上下各放一个铺了报纸的空盘子、保温、保湿、遮光,每天倒盘一次,边倒盘,边喷水,打湿报纸和种子即可,千万不可有积水,水太多易造成烂种,烂根,如发现烂种要及时除去防止传染。

(3)当苗高2厘米时,即可上架。当苗高3-5厘米时(可加增粗剂,每天早晚一次,连续2天,增粗剂用法:1支增粗剂(2ml)兑2-3斤水,可喷10-20盘)。

7、上架后的管理

(1)浇水: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浇水2-3次,以盘内不积水,且不滴水为宜,后期应该多浇水。

(2)温度:松柳苗生长适温20度左右,超过30度时生长受阻,低于14度时生长十分缓慢,可用暖气或煤炭炉等方法增温,效果比较理想。

(3)光照:在强光下可长成绿色的大叶苗,在无光的条件下长成嫩黄色的龙须苗,在弱光条件下长成嫩绿苗。

(4)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过湿容易烂根、烂苗、烂种,因此,整个生产过程中,在保证生长适温的前提下都要注意通风换气除湿。

(5)采收:当苗长10厘米左右,顶部真叶刚展开,即可采收,从根部1-2厘米处剪下装保鲜袋或盆内,也可整备用运到销售点活体销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改变过去芽苗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传统有土栽培生产模式,设置半封闭式多层立体空间,利用生物技术成果,建立新型无土栽培的规范化集约生产新模式,任凭自然环境如何变化,松柳苗栽培过程不受影响,不施化肥、农药、激素,属无害苗菜,产量高,周期短,易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松柳苗栽培技术,该技术包括场地选择、场地消毒、育苗盘消毒、选种、浸种、播种、上架后的管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场地选择:选择通风透光好的大棚或空闲房屋。

2、场地消毒:播种前要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药液选84消毒液、高锰酸钾、多菌灵中一种,药液喷湿地面、墙面,关上门窗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播种后,按上述方法,每月消毒1-2次。

3、育苗盘消毒:每用一次育苗盘先清掉盘内杂物,而后用0.1%高锰酸钾或0.1%多菌灵溶液浸泡两个小时,再冲洗晾晒才可使用。

4、选种:要选当年采收的新鲜种,剔除发霉,破损及瘪了种子,净度100%,发芽率98%以上,发芽势强而整齐。

5、浸种:先用清水将种子淘洗两遍,然后用种子重量2-3倍的清水浸种,冬春季用35度-65度的温水浸20-24小时,夏秋用冷水浸4-12小时;种子泡胀后,清洗干净,沥干水。

6、播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百华,未经赵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