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柳苗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0617.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百华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柳苗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指一种松柳苗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公知的松柳苗栽培技术一般是采用有土栽培,这种方法产量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生活水平的要求,由于是露天种植,不易管理,产生病虫害,需要农药杀虫,使苗菜中残留农药,影响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柳苗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方法,生产过程不用化肥、激素和农药,生产出来的松柳苗为无公害蔬菜,属绿色食品,而且能让人们大面积栽培,实现集约化生产,满足日益增长生活水平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1、场地选择:选择通风透光好的大棚或空闲房屋。
2、场地消毒:播种前要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药液选84消毒液、高锰酸钾、多菌灵中一种,药液喷湿地面、墙面,关上门窗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播种后,按上述方法,每月消毒1-2次。
3、育苗盘消毒:每用一次育苗盘先清掉盘内杂物,后用0.1%高锰酸钾或0.1%多菌灵溶液浸泡两个小时,再冲洗晾晒才可使用。
4、选种:要选当年采收的新鲜种,剔除发霉,破损及瘪了种子,净度100%,发芽率98%以上,发芽势强而整齐。
5、浸种:先用清水将种子淘洗两遍,然后用种子重量2-3倍的清水浸种,冬春季用35度-65度的温水浸20-24小时,夏秋用冷水浸4-12小时;种子泡胀后,清洗干净,沥干水。
6、播种
(1)播种时在盘中垫上一层纤维布,纤维布略小于底盘,使余水能从四周流出,播种前可用绿亨2号拌种,1包可拌10-20斤干种,每盘播干种250-300克,同时,注意剔除霉烂种子,种子分布均匀,以不留空白也不重叠为宜。
(2)将播了种的育苗盘10-20个摞叠起来,上下加垫保湿盘。叠盘催芽期间,上下各放一个铺了报纸的空盘子、保温、保湿、遮光,每天倒盘一次,边倒盘,边喷水,打湿报纸和种子即可,千万不可有积水,水太多易造成烂种,烂根,如发现烂种要及时除去防止传染。
(3)当苗高2厘米时,即可上架。当苗高3-5厘米时(可加增粗剂,每天早晚一次,连续2天,增粗剂用法:1支增粗剂(2ml)兑2-3斤水,可喷10-20盘)。
7、上架后的管理
(1)浇水: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浇水2-3次,以盘内不积水,且不滴水为宜,后期应该多浇水。
(2)温度:松柳苗生长适温20度左右,超过30度时生长受阻,低于14度时生长十分缓慢,可用暖气或煤炭炉等方法增温,效果比较理想。
(3)光照:在强光下可长成绿色的大叶苗,在无光的条件下长成嫩黄色的龙须苗,在弱光条件下长成嫩绿苗。
(4)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过湿容易烂根、烂苗、烂种,因此,整个生产过程中,在保证生长适温的前提下都要注意通风换气除湿。
(5)采收:当苗长10厘米左右,顶部真叶刚展开,即可采收,从根部1-2厘米处剪下装保鲜袋或盆内,也可整备用运到销售点活体销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改变过去芽苗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传统有土栽培生产模式,设置半封闭式多层立体空间,利用生物技术成果,建立新型无土栽培的规范化集约生产新模式,任凭自然环境如何变化,松柳苗栽培过程不受影响,不施化肥、农药、激素,属无害苗菜,产量高,周期短,易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松柳苗栽培技术,该技术包括场地选择、场地消毒、育苗盘消毒、选种、浸种、播种、上架后的管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场地选择:选择通风透光好的大棚或空闲房屋。
2、场地消毒:播种前要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药液选84消毒液、高锰酸钾、多菌灵中一种,药液喷湿地面、墙面,关上门窗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播种后,按上述方法,每月消毒1-2次。
3、育苗盘消毒:每用一次育苗盘先清掉盘内杂物,而后用0.1%高锰酸钾或0.1%多菌灵溶液浸泡两个小时,再冲洗晾晒才可使用。
4、选种:要选当年采收的新鲜种,剔除发霉,破损及瘪了种子,净度100%,发芽率98%以上,发芽势强而整齐。
5、浸种:先用清水将种子淘洗两遍,然后用种子重量2-3倍的清水浸种,冬春季用35度-65度的温水浸20-24小时,夏秋用冷水浸4-12小时;种子泡胀后,清洗干净,沥干水。
6、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百华,未经赵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