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选择性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287.X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严明;何玲;张陆勇;连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5/12 | 分类号: | C07D405/12;C07D237/32;A61K31/502;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选择性 多巴胺 d1 受体 激动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先导化合物选择性多巴胺D1受体激动活性的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途。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认知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肿瘤和中风而位居第四位的致死原因。目前全球有AD患者约2430万人,预计到2040年全球将共有AD患者8100万。AD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围绕着AD的发生,存在包括基因突变学说、胆碱能学说、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学说、tau蛋白异常修饰学说、免疫与炎症学说以及氧化应激学说在内的各种学说。其中Aβ级联学说占据主导地位。该学说认为Aβ是AD发病的中心环节,Aβ的聚集和沉积促发炎症级联反应、神经元纤维缠结、轴突损伤和突触丢失,最终导致神经元凋亡和痴呆。
目前治疗AD的药物主要是针对AD不同的发病机理而产生的,主要包括作用于胆碱能系统的药物、雌激素、神经营养因子、非甾体抗炎药、抗氧化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抗Aβ药物、改善脑代谢的药物等,但只有抗Aβ药物是针对疾病的中心环节的治疗措施。因此抗Aβ药物治疗被认为是AD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AD患者Aβ蛋白逐渐在细胞内外通过成核作用形成毒素斑点,导致神经元缺失,变性,产生认知和记忆障碍。因此减少Aβ的产生对改善AD的认知和记忆障碍有理论依据。目前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MyriadGenetic(Nasdaq:NYGN)正在进行特异性减少毒性多肽淀粉样Aβ42药的II期临床,但临床上尚无此类药物出现。
多巴胺受体按照不同受体亚型与激动剂结合后信号转导机制的差异,可分为两类:D1类和D2类受体。D1类受体与Gs蛋白偶联,受到刺激后是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升高,这类受体包括D1和D5两种亚型。D2类受体与Gi蛋白偶联,受刺激后不改变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或使其活性降低,它包括D2,D3,D4三种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D1受体是分布最广泛的DA受体,以尾状壳核,横核,黑质网状部和嗅球表达最多,外周D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和肾脏。
近几年研究发现D1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有关联,有望成为AD的防治新靶点。研究表明激动D1受体能保护神经元免受Aβ低聚物导致的突触功能障碍,且多巴胺在体外具有分解Aβ纤维蛋白的作用,另外脑内注射D1受体激动剂能改善东莨菪碱造成的痴呆状况,这些都提示D1受体激动剂能够用于AD的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对阿尔茨海默病有预防或者治疗作用。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包括含治疗有效量的化学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建立了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应用于化合物大规模筛选,通过筛选一批从CHEMDIV公司购买的化合物并进行功能性验证寻找到了具有化学式(I)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在中国仓鼠卵巢癌细胞(CHO)内稳定转染多巴胺D1受体,建立D1受体激动剂高通量筛选模型,进行初筛,复筛,构效关系分析,得到一类具有抗AD作用的候选药物。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立及培养稳定转染D1受体的CHO细胞株。
步骤二:标准曲线的测定及最佳细胞数确定。
步骤三:阳性药验证。
步骤四:采用稳转细胞株和摸索的最佳检测条件对化合物进行D1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得到有明显量效关系的化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标准曲线及最佳细胞数曲线
图2:阳性药氢溴酸盐(SKF81297)量效曲线
图3:化合物1-5的量效曲线
图4:化合物6-11的量效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1.建立及培养稳定转染多巴胺D1受体的CHO细胞株。
应用重组酶介导的盒交换技术(Recombinase-Mediated Cassette Exchange,RMCE)批量构建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株,并使其稳定转染多巴胺D1受体,培养CHO-D1细胞使其达到稳定生长状态。
2.标准曲线的测定及最佳细胞数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信号抗混叠低通滤波器
- 下一篇:无接触传输能量时的温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