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车载音频系统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2307.5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权;陈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赤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M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载 音频系统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音频系统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音频系统,是在各种车型如轿车,客车,校车,卡车等上面实现各种音源如数字电视、智能语音、FM收音机、多媒体播放或话筒等的播放,音量可调,喇叭可以被分组同时播放不同的音源,以达到在车辆行驶或到站的过程中信息的实时传递,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司机操作的便捷性,喇叭资源被充分利用,给乘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同时配置的音频编解码模块具有录音功能,实时记录行车时状态。
目前,现有的车载音频系统存在以下问题:一、系统的集成度较低,实现多音源同时播放需要单独的设备分别来放音,操作不方便,播放也不易控制。车上各个音频播放设备多采用功能单一的独立产品拼装在而成,不利于系统成本降低,体积减小,对安装和使用操作要求较高。二、由于多由独立产品拼装,系统的可靠性相对较低,正常使用需要在结构和安装上耗费较多精力,返修率也较高。同时能耗较大。三、由于是拼装的方式实现复杂功能,系统非整体化设计,导致现有系统的操作性较差,为保证各个独立设备之间的切换和正常工作需要使用人员有较多的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载音频系统设计方法,特别实现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多音源音频信号的控制和播放。在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可实现高集成度,小尺寸,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车载音频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含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双路数字模拟音频转换模块、多通道数字音频处理模块,音频功率放大器模块、3G音频输入输出模块、蓝牙音频输入输出模块、多路模拟音频切换模块。
上述的中央处理器为采用ARM-CotexA8内核及ARM-CotexA9内核的微处理器的系统级单芯片。该单芯片包含2个I2S接口,用于对音频编解码模块的控制;SD卡接口或TF卡接口或SATA硬盘接口,可保存录音文件。以及为保证该系统级单芯片正常工作的各种外设,如供电系统,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或FLASH等等。
上述的存储模块主要承担存储数据的功能,主要包括SATA硬盘存储、SD接口模块和USB接口模块等存储方式,SATA硬盘存储通过SATA接口与核心模块连接,支持大容量硬盘挂接,大大提高了本系统的存储能力。SD接口模块通过SDIO接口与核心模块相连,SD接口模块可以挂接大容量SD存储卡和其他SD卡接口外设。USB接口模块通过USB总线与核心模块相连,可外接USB闪存,实现数据存储和传输。
上述的双路数字模拟音频转换模块包含两块芯片,拥有一路模拟的麦克风录音的输入,两路模拟音源的输出,处理器通过I2S可以给任何一路输入音频数字信号。
上述的多通道数字音频处理处理模块,最多能支持6路立体声音源的输入,模块拥有3组立体声喇叭的输出,其中任何一路音源都可以切换到3组喇叭输出,3组喇叭也可以同时播放不同的音源。模块同时也可以调节输出每组喇叭的输出的增益和衰减,同组喇叭也可以混音。
上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模块,用于驱动扬声器放音,每个喇叭都由一块功放芯片驱动,模块可由外部开关来控制工作状态,有睡眠静音等功能。
上述的3G音频输入输出模块,处理器可在来电时将语音切换到司机控制台的麦克风小喇叭,方便司机在行驶途中接听电话,增加了安全性。
上述的蓝牙音频输入输出模块,可跟其它蓝牙设备配对,所配对设备的音频可切换到司机控制台的内喇叭。
上述的多路模拟音频切换模块,由处理器控制,用于对3G和蓝牙音频通路的切换。
本发明将上述各个模块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实现多达5组音源的控制与播放,每组音源可切换到三组立体声喇叭的任一个播放,大大降低实际产品的成本,体积和能耗,且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央处理模块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音频输入模块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音频输出模块方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赤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赤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2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媒体系统
- 下一篇:用于无线接入点封壳的壁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