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时压力检测的座位情况监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2692.3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5/36 | 分类号: | G08B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时 压力 检测 座位 情况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监控技术领域的座位情况监控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实时压力检测的座位情况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监控技术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能适应不同应用背景、维护简单的问题。传统的座位情况监控装置,很大部分需要人力的参与,或者是采用红外监控,成本较高,并且容易发生误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中国申请号CN200520127448.6,申请公开号CN2840199,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公共场所的座位管理系统,包括由以太网连接的服务器和终端系统,服务器通过终端系统接收当前座位情况信息,并同时控制终端系统发放获取座位信息。通过终端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并对得到认证的用户发放获取座位的信息,并通过所述服务器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处理,加强了公共场所对座位的管理,提高了座位使用率。这种方法只是说明了座位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指出如何去获得座位被占用的信息。
中国申请号CN 200620168288.4,申请公开号CN200997157,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座位监控装置,主要用于一些公共场所座位被占用的监控,包括开关、人体红外热释模块、触发模块、计时模块、提示控制模块、提示灯。当有人接近座位监控装置上的人体红外热释模块探测区域内时,有信号产生给触发模块,触发模块输出低电平给计时模块,计时模块复位提示控制模块不启动提示灯不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利用红外传感来检测座位的情况,容易受到移动的人的影响,会引起误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综上,虽然座位情况监控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献中未见报道基于实时压力检测的座位情况监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实时压力检测的座位情况监控装置,可以通过该装置把座位情况的实时使用情况检测统计出来,实现座位占用情况的实时管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座位接触面模块、座位接地模块、座位使用者触地模块、转轴接触模块、发光模块、控制模块。
所述的座位接触面模块是指在座位表面的,用来检测座位表面压力情况的装置。
所述的座位接触面模块在座位表面均匀分布,数量与面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所述的座位接触面模块的数量范围为1-100个。
所述的座位接触面模块的压力检测的范围为50-1000牛顿。
所述的座位接地模块是指在座位与地面接触位置,用来检测座位接触地面压力情况的装置。
所述的座位接触面模块的数量范围为1-10个。
所述的座位接触面模块的压力检测的范围为800-2000牛顿。
所述的座位使用者触地模块是指在座位下面的地面位置,用来检测座位使用者脚部接触地面压力情况的装置。
所述的座位使用者触地模块的数量范围为1-20个。
所述的座位使用者触地模块的压力检测的范围为30-1200牛顿。
所述的转轴接触模块是指在座位的转轴位置,用来检测座位转轴位置压力情况、旋转状况的装置。
所述的转轴接触模块的数量范围为1-5个。
所述的转轴接触模块的压力检测的范围为100-3000牛顿。
所述的转轴接触模块的旋转角度检测的范围为0-200度。
所述的发光模块是指用来发光的装置,座位有人使用时停止发光,无人使用时保持发光。
所述的控制模块是指用来汇总各个模块的压力信息,控制各个模块开关的装置。
当座位有人使用时,座位接触面模块、座位接地模块、座位使用者触地模块、转轴接触模块把检测到的压力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如果四个模块检测到的压力值全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则认为座位被占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认为座位被占用的模块的数量。
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使用座位接触面模块、座位接地模块、座位使用者触地模块、转轴接触模块检测座位的压力情况,实现座位占用情况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2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