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床上助眠保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2714.6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刚;袁一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春刚 |
主分类号: | A47C20/00 | 分类号: | A47C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上 保健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上使用的助眠装置,尤其是能使睡眠者肢体自如舒展、消除身体压力、保持循环畅通、身心彻底放松休息的助眠保健装置。
背景技术
卧姿睡眠是人的本能。原始人类用兽皮、草席作为睡眠的“家具”,后来有了高出地面的土台,再后来有了床,所有这些进步,都是从如何避免潮湿、抵御虫兽的角度考虑的。有了床以后,人们过多地考虑如何使床面柔软、舒适,床面上却没有任何改进,截至目前,一般的睡眠用床绝大多数是平面结构,床面上除了床垫、被褥、枕头等,没有其它设施和装置。
人们在床上睡眠,无论仰卧、侧卧,身体相关部位都不同程度地承受压力,阻滞体内循环系统正常运行。仰卧时,腿肚受腿的重力压迫,腿肚遍布的静脉被挤压,阻碍血液回流,腿部得不到充分休息,于是要不时踡腿,或者改为侧卧;仰卧踡腿是靠腿部肌肉收缩实现的,不能完全放松,因此这种状态不可能熟睡。侧卧时,可以实现身体短暂完全放松,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实现熟睡,但是这种熟睡不可能持久,这是因为:1、侧卧时一腿在上,一腿在下,上腿完全放松休息,下腿承受上腿压力,仍然得不到充分休息;2、侧卧时身体上侧手臂自然垂落,落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承受压力,阻碍血液流畅;3、侧卧时身体上侧的大腿、手臂自然垂落,不同程度地对腹、胸造成挤压,直接影响心、肺、肠、胃、膀胱等脏器正常运行。
所以,一般情况下,人的睡眠过程是这样的:仰卧入睡后,由于腿部循环不畅,会不由自主地改为侧卧,当一边侧卧熟睡一段时间后,会在蒙眬状态再转向另一边侧卧。人们在睡眠中更换睡姿的过程,实际上是身体受压部位循环不畅,刺激神经系统,使其在下意识状态作出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在比较疲劳的状态下,仰卧、踡腿、侧卧、另一边侧卧,这些姿势的转换比较频繁,而且不容易睡着,这就是“辗转反侧”的情形。在现有的平面床上睡眠,身体相关部位不可避免要承受一定压力,人们疲劳后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熟睡的情形,目前没有得到消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平面床睡眠方式容易使人“辗转反侧”、不能持续熟睡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床上助眠保健装置,该助眠保健装置能够使睡眠者仰卧时消除或减轻腿肚压力,侧卧时,助眠保健装置能够使四肢自由屈伸,并且保证身体各部位不受挤压,从而使身心完全放松,体内各部位保持循环畅通,促进快速入睡,实现长时间熟睡。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床的两侧设置高于床面与床面平行的搁板,搁板用柱或板支撑在床面上,搁板距离床面的高度以能容许足、腿、手臂自由屈伸为宜,搁板上可以设置适当的孔隙,使其上下充分通风透气;在睡眠者仰卧时足跟着床的床尾部位,床面上加置横板;整个装置用柔软、透气、吸水的棉、布、羽毛、海绵等材料密封包装。睡眠者在床中间仰卧,可以自如起卧及伸踡腿,伸腿时,足跟被横板抬高,承受小腿重力,腿肚不受挤压,保持放松状态;侧卧时,无论身体向哪一边倾斜,上侧的足、腿、手臂很自然地放到身旁的搁板上,下侧的足、腿、手臂在搁板下面的空间屈伸自如,不受任何压力;搁板上承接手臂的位置,可放置适当高度类似枕头的软枕,使上侧手臂自然垂落、舒适放置。较窄的单人床,可以只在床的一侧设置搁板,满足睡眠者向一边侧卧的助眠需要;双人床上使用此装置,床中间容纳两人同时仰卧,可满足两人分别向外侧卧的助眠需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睡眠者仰卧时由足跟承担小腿重力,减小或消除腿肚压力,保证腿部血流畅通;侧卧时避免上侧的足、腿、手臂挤压身体下侧,使全身自如屈伸,自然放置,身体各部位不受挤压,实现腹、胸及内脏充分舒展放松,保证侧卧睡眠时全身循环流畅。由于本发明实现了睡眠者手臂、腿、足以及腹部、胸部、内脏的充分放松,同现有的平面床睡眠方式相比,能够促使睡眠者快速入睡,实现长时间深度睡眠,显著提高睡眠质量,进而保证人体在睡眠中充分休息,完全恢复体力、精力;助眠保健装置对肢体疾患、内脏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立板支撑、搁板设置孔隙的助眠保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人床简易式助眠保健装置示意图。
图4是双人床助眠保健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春刚,未经袁春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2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式刀库的换刀臂
- 下一篇:甘蔗收砍、装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