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3885.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阳;周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8/02;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素 内酯 组分 纤维 同轴 静电 纺丝 方法 | ||
1.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丝素纤维溶解在六氟异丙醇中,配制成丝素纺丝溶液;
S2、将聚己内酯溶解在六氟异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配制成聚己内酯纺丝溶液;
S3、以所述丝素纺丝溶液为外管纺丝溶液,所述聚己内酯纺丝溶液为内管纺丝溶液进行同轴静电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混合溶剂中六氟异丙醇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2~6: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混合溶剂中六氟异丙醇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丝素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6~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丝素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同轴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室温,外毛细管外径为0.9~1.8毫米,内径为0.6~1.4毫米,内毛细管外径为0.4~1.2毫米,内径为0.24~0.56毫米,外管推进速度为0.9~2.7毫升每小时,内管的推进速度为0.4~0.8毫升每小时,接收距离为9~25厘米,电压为12~30k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同轴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室温,外毛细管外径为1.2毫米,内径为0.8毫米,内毛细管外径为0.7毫米,内径为0.37毫米;外管推进速度为1.8毫升每小时,内管的推进速度为0.6毫升每小时,接受距离为12厘米,电压为20k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聚己内酯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所述丝素纺丝溶液质量分数的0.46~0.67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聚己内酯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所述丝素纺丝溶液质量分数的0.56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素—聚己内酯双组分超细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丝素纤维选自家蚕生丝经过脱胶和透析提纯后制备的二次丝素纤维,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a、家蚕生丝在浓度为0.06~1%的碳酸钠溶液中于97~100℃下脱胶30分钟,再用去离子水洗净,经拉松后在45~60℃下烘干得到一次丝素纤维;
S1b、按11~19g所述一次丝素纤维配100ml9.3mol/L的溴化锂溶液,配制一次丝素纤维和溴化锂的混合溶液,再用去离子水透析上述混合溶液,制得二次丝素纤维溶液,将所述二次丝素纤维溶液置于聚乙烯盘中室温下干燥制得二次丝素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8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货车转向架及轨道货车
- 下一篇:一种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