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鳅-鱼耦合套养轮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4470.5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6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曾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轮作 方法 | ||
1.稻-鳅-鱼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4月中旬播种植早籼稻,移栽;
(2)5月中旬-6月中旬,放养泥鳅,泥鳅规格为80只/㎏,放养密度为7000-10000只/667m2,日投喂泥鳅料的量占泥鳅总重量 0.5 – 2.5 %,每天8:00、17:00各投喂1次;
(3)7月中旬至8月上旬,早籼稻收割;
(4)早籼稻收割之后至8月中旬,投放鱼苗,放养密度2-6万只/667m2,日投喂鱼料量相对泥鳅料的投放量增加30-50%,投喂次数和时间间隔与步骤(2)相同;
(5)10月,捕获鱼和泥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鱼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早籼稻品种为浙优12或中嘉早32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鱼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泥鳅的放养密度为5000-8000只/667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鱼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鱼苗的放养密度为2.5-3万只/667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鱼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捕获成熟的鱼和全部的泥鳅,余下的鱼苗养至第二年早籼稻播种时捕获。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稻-鳅-鱼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鳅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鱼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4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