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734.7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褚庆昕;朱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环形 谐振器 陷波 宽带 滤波器 | ||
1.一种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包括微带基片(10)、正面部分、反面部分、以及输入/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微带基片的两个面上,反面部分作为滤波器的金属接地板;输入/输出端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部分包括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枝节加载的环形谐振器(7)、第一阻带单元(8)、以及第二阻带单元(9);所述的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分别位于正面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和第一均匀传输线(2)相连,第二输入/输出端口(6)和第二均匀传输线(5)相连接;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和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通过枝节加载的环形谐振器(7)相连接;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非开口端和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相连接,第二平行耦合馈线(5)非开口端和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枝节加载的环形谐振器(7)由长度为全波长的环形谐振器加载两组枝节所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阻带单元(8)和第二阻带单元(9)以缝隙耦合的方式与枝节加载的环形谐振器(7)相连接,第一阻带单元的过孔(13)与第二阻带单元的过孔(14)分别与接地金属地板(15)相连接,第一阻带单元的过孔(13)与第二阻带单元的过孔(14)分别位于枝节加载的环形谐振器(7)内部两侧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阻带单元(8)和第二阻带单元(9)尺寸相同,第一阻带单元和第二阻带单元的所形成的阻带范围可覆盖WLAN的5.15-5.35GHz和5.725-5.825GHz两个频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基片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0.8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和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分别呈“[”形和“]”形,并以开口端相向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部分包括第一缺陷地单元(11)、第二缺陷地单元(12)和接地金属地板(15);第一缺陷地单元(11)位于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下方,第二缺陷地单元(12)位于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下方;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第二输入/输出端口(6)还与接地金属地板(1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缺陷地单元(11)、第二缺陷地单元(12)均是在接地金属地板(15)上刻蚀除去相应的结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7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塑料管材挤出模头上的端头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