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动通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5292.8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1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士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4W88/02;H01Q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动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行动通讯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外接式天线模组的行动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应用于无线通讯产业的天线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在产品走向轻薄短小的趋势下,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设计出适合产品规格要求的天线,往往成为影响产品通讯品质非常关键的因素。而且在产品的应用中,对通讯装置的人体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为电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其定义为: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人体各种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电磁场将会产生电流,导致吸收和耗散电磁能量)项目进行检测时,也因通讯装置内部系统的复杂化而测试方法不一样。在对人体SAR项目测试收受限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在通讯装置内设置SAR传感器来降低电磁能量,以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现有的行动通讯装置,一般都是含有壳体、身份识别模块、通讯电路以及天线模组,其中该身份识别模块、通讯电路、天线模组都设置在壳体内。该种设计,对于天线结构的设计以及人体SAR项目的通过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通讯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动通讯装置,其具有外接式天线模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动通讯装置,用以与外部设备建立通讯连接,该行动通讯装置包括:平板显示部,具有壳体、通讯电路、身份识别模块和连接端口,该身份识别模块用于通讯时的身份识别,该通讯电路和该身份识别模块位于该壳体内,该连接端口位于该壳体上;外接式天线模组,包括天线和与该连接端口相配合的接口,该接口与该连接端口可选择性地连接,且该外接式天线模组位于该平板显示部的壳体外;其中,当该接口与该连接端口连接时,该外接式天线模组与该通讯电路建立连接,藉由该天线和该身份识别模块,该平板显示部和该外部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同时,该外接式天线模组用以支撑该平板显示部;当该接口与该连接端口分离时,该平板显示部和该外部设备断开通讯连接。
优选的,该外接式天线模组具有本体、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分别位于该本体的两端,该本体包括支撑部、抵接部和弯折部,该弯折部用于连接该抵接部和该支撑部,并用于调节该支撑部和该抵接部之间的夹角,以使该抵接部可抵接该平板显示部,且该支撑部远离该弯折部的一端为该第一端,该抵接部远离该弯折部的一端为该第二端。当该外接式天线模组支撑该平板显示部时,该第二端抵接该壳体的背部。该背部设有槽口,该第二端可抵接该槽口内。
优选的,该接口可围绕该本体旋转的设置于该第一端。
优选的,该天线设置于该抵接部,且该外接式天线模组包括与该天线相连接的射频电路。
优选的,该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插槽,该插槽设置于该壳体的侧面。
优选的,该连接端口位于该壳体的侧面或该背面。
优选的,该连接端口可围绕该壳体旋转的设置于该壳体上。
优选的,该外接式天线模组还具有保护层,该保护层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可供该高频信号通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行动通讯装置,其具有外接式天线模组和平板显示部,且外接式天线模组和平板显示部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因此在对天线的设计上,可以有较大的设计空间以尽可能的提升天线的性能,而不必考虑空间局限性;此外,外接式天线模组的单独设计及制造,也进一步方便了本发明行动通讯模组的人体SAR项目检测,原因在于,只需将外接式天线模组与该平板显示部的连接断开,两者即可分离,只需对平板显示部进行人体SAR项目检测,而因为平板显示部不含天线模组等电磁波源,因此其对人体的辐射极其微小,容易满足产品标准;进一步的,该外接式天线模组和该平板显示部连接时,可用于支撑该平板显示部,从而方便用户对该平板显示部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行动通讯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行动通讯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行动通讯装置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行动通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5为用户使用本发明一种行动通讯装置进行3G网络连接的操作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5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