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狭长地下空间施工期的空气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5422.8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苍和;郭保林;马德科;张得文;丁小杰;田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02;B01D4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狭长 地下 空间 施工期 空气净化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狭长地下空间施工期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一、用于盛放双氧水的容器二、用于盛放脱一氧化碳催化剂的容器三和用于集中净化空气的容器四;位于容器一中下部的进气端连接压缩风机,位于容器一顶部的排气端通过排气管插接至容器二的中下部,位于容器二顶部的排气端与容器三的进气端连接,容器三的排气端与容器四的进气端连接,容器四的排气端通过连接管接入通风主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长地下空间施工期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一呈L型,其内底部为靠近进气端的部位高、远离进气端的部位低的斜坡状,在斜坡的坡底处为粉尘堆积区,对应粉尘堆积区的容器一的底壁上开设有固体物排放口,在容器一顶部的壳壁上设置有液体注入口,在容器一内腔的中上部设置有吸附过滤层,吸附过滤层包括底部金属网片和顶部金属网片,在底部、顶部金属网片之间夹设有厚度大于或等于10cm的陶粒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长地下空间施工期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一的外底部配置有楔形减震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长地下空间施工期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三呈U型,其进气端位于容器三的一侧管体的顶部,排气端位于另一侧管体的顶部;上述容器三,在其两侧管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催化剂加入口,在其两侧管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催化剂排放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长地下空间施工期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二,在其顶部设置有液体注入口,在其底部设置有液体排放口。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长地下空间施工期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容器一内注入氢氧化钠过饱和溶液,氢氧化钠过饱和溶液的液面低于吸附过滤层;向容器二注满双氧水;向容器三内加满脱一氧化碳催化剂;
b使用压缩风机将夹杂有粉尘颗粒、有毒气体和烟气的混合气体压入容器一,其中的酸性气体及酸酐与氢氧化钠进行反应,生成呈中性的盐和水,同时将粉尘颗粒滞留在容器一内,通过氢氧化钠过饱和溶液的气体在经过吸附过滤层时,其中的含碳烟气被吸附,未被吸附的气体随后进入容器二,通过双氧水脱掉其中的一氧化氮,未被脱掉的一氧化碳随后进入容器三,在经过容器三内的催化剂间隙时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至此混合气体中粉尘颗粒、有毒气体、烟气与空气分离,空气得到净化,经过净化的空气进入容器四,并在容器四内集中;在通风主管道有外部新鲜空气送入时,在容器四与通风主管道之间形成负压的作用下,将容器四内的净化空气带入通风主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54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输送装置的供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