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射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5612.X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射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好的LED射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日益成熟,LED因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等优点,被称为继白炽灯、钠灯、荧光灯之后的第四代光源,应用于各种室内、户外显示屏,交通信号、隧道、大厦、户外广告牌、公园夜景等建筑的景观和白光照明中。但是LED由于单个发光面比较窄,通常大规模集成在线路板上,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发光源,由此会造成大量热量积累,而温度的升高会使其发光效率大幅下跌,因此LED应用产品散热的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专利ZL201210052973公开了一种LED投射灯,其包括呈筒状的散热装置,内有在前的喇叭状内腔及在后的筒状内腔后端;设置于喇叭状内腔中的灯杯;位于灯杯小口部处的LED模块;供LED模块透光的透镜;第一热传导组包括复数U形的第一热管,其U形中段组成平整面安置LED模块,U形端位于灯杯外壁及喇叭状内腔壁面之间,并相互贴合;固定装置,其套置于筒状内腔后端;第二热传导组包括复数U形的第二热管,其U形中段接触第一热管的U形中段,其U形端套置于固定装置外侧,并与筒状内腔贴合。
中国专利ZL201210163171公开了一种LED射灯,其包括设有透气孔的外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透光孔的透光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芯片及反光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底座部和散热主体部,所述芯片固定置于所述散热底座部,所述散热底座部设有供导线伸入与所述芯片相连接的接线孔。
该些LED射灯均设有散热装置,通过散热装置来将LED模块产生的热量外散,但其散热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一种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的LED射灯。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射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LED模块产热量高,LED射灯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LED射灯,其包括:散热器,由散热翼围成一筒状结构,其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筒状内腔和喇叭状内腔,喇叭状内腔的小口端与筒状内腔相接;LED模块,置于所述喇叭状内腔的小口端;喇叭状的反射罩,置于喇叭状内腔内位于LED模块的前方;外壳,包括筒状的上壳和下壳,上壳套在所述散热器的上端,下壳套在所述散热器的下端,上、下壳之间形成一条空隙使所述散热器的一部分外露,在下壳的底端固定有透光件;电源,固定在上壳上并与所述LED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置于散热器顶部位于筒状内腔后方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壳的顶部还设有一带有通孔的顶盖,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散热风扇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空隙上下平分所述散热器。
优选的,所述LED模块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中心。
优选的,所述散热翼为沿所述散热器轴向延伸的散热筋条。
优选的,所述透光件为玻璃,通过一固定环将玻璃与所述外壳固定。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LED射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外壳由筒状上、下壳体构成,上、下壳体间留有空隙,这样散热器内的筒状内腔及喇叭状内腔形成LED射灯的内部散热通道,该内部散热通道在该空隙处与外界空气交换,形成贯通的通风通道,以此便于散热器内热量的散出,提高LED模块的效率,延长寿命;另外,采用散热风扇来辅助散热,将散热风扇置于LED模块的后方,散热风扇主动给予工作中的LED模块输送冷风,降低芯片周围的温度,使散热效果更好;LED模块位于散热器的中心位置,LED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散热器为中心向四周传导,增加了散热速率,使散热及时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了LED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LED射灯立体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LED射灯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LED射灯的爆炸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下壳
2 上壳
3 散热器
4 电源
5 散热风扇
6 LED模块
7 反射罩
8 透光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5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