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无动力隧道通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6088.8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杰;盛德琦;王世涛;路新波;王丙强;夏印国;赵延华;李思毛;孙业龙;孔祥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淄博供电公司;淄博长安电力工具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动力 隧道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无动力隧道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内电缆运行时散发出大量热量,如果隧道通风效果不理想,隧道内部温度就不断升高,降低电缆线路的载流量,造成能源的耗费;电缆隧道内环境潮湿,可燃、有害气体含量高,当运行或者检修人员进入隧道前必须进行通风换气,否则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当前隧道通风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人工依次开启井盖,并要在重要路段要人工把守,以防意外,方法效率低,短时间内隧道内外的气体得不到彻底交换。而孤立风机装置即使进行了隧道通风,但是运行、检修人员也不能及时了解电缆隧道内部的实时状况,如温度高低,空气质量状况,排风量大小,以及由此参数来确定隧道条件能否达到人员进入要求等。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电缆隧道内部温度、改善内部环境质量和实时监测内部环境参数,并实现数据远程传输的智能无动力隧道通风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无动力隧道通风装置,包括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电缆隧道的开口处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内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连接主轴,轴承座四周设置旋转叶片。
所述的旋转叶片为波浪形风叶涡轮,主轴为波浪形风叶涡轮的中心轴,主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全封闭轴承。波浪形风叶涡轮与外部接触面积小,使用安全,寿命长。主轴的两端均安装全封闭轴承,自我润滑,使涡轮转动更加灵活。
安装底座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所述的监测装置包括空气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这三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电缆隧道内,通过线路连接微处理器,用于实时监测、反馈电缆隧道内的信息。
微处理器外接有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电缆隧道内的信息。
微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外界接收装置通信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优先选用Zigbee模块或其它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如GSM、蓝牙、GPRS等,接收装置可为目前常用的数据接收器,如手机、平板电脑、手持电脑、PC机等。
旋转叶片的顶端固定有保护盖,保护盖通过连接筋与安装底座连接。保护盖可防止雨雪灰尘或其它杂物对本装置的损害。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无动力隧道通风装置,通过自然风力及隧道内外温度差造成的空气热对流,推动涡轮旋转,实现全天候、全气候条件运转,始终保持隧道内部环境良好。并且通过三组传感器进行温度、排气量以及含氧量的实时检测,使检修人员随时掌握隧道内情况。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2、主轴;3、轴承座;4、波浪形风叶涡轮;5、微处理器;6、温度传感器;7、风速传感器;8、空气检测器;9、保护盖;1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智能无动力隧道通风装置,包括电缆隧道,电缆隧道的开口处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内安装有轴承座3,轴承座3上连接主轴2,轴承座3四周设置旋转叶片。旋转叶片为波浪形风叶涡轮4。波浪形风叶涡轮4与外部接触面积小,使用安全,寿命长。安装底座1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所述的监测装置包括空气传感器8、风速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6,上述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5连接。这三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电缆隧道内,通过线路连接微处理器5,用于实时监测、反馈电缆隧道内的信息。微处理器5外接有显示器10。用于实时显示电缆隧道内的信息。
微处理器5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外界接收装置通信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优先选用Zigbee模块或其它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如GSM、蓝牙、GPRS等,接收装置可为目前常用的数据接收器,如手机、平板电脑、手持电脑、PC机等。
旋转叶片的顶端固定有保护盖9,保护盖9通过连接筋与安装底座1连接。保护盖9可防止雨雪灰尘或其它杂物对本装置的损害。
利用自然界空气对流原理或自然风驱动的波浪形风叶涡轮。安装底座1内部安装的轴承座有五辐支撑轴,能够充分分散受力,使涡轮部分在旋转时处于平衡状态。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淄博供电公司;淄博长安电力工具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淄博供电公司;淄博长安电力工具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车载集约化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