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6148.6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玉宗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工业 热风 排放 管道 余热 垃圾 焚烧 | ||
1.一种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封闭的焚烧室,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热风排放管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喂料仓,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具有用于向所述喂料仓内填装垃圾的进料口和自所述喂料仓向所述焚烧室内填装垃圾的喂料口;
焚烧床,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焚烧床具有承接并输送垃圾的承接面,所述承接面具有允许所述热风与垃圾接触的通风结构;所述焚烧床具有与所述喂料仓的喂料口相连通以接收垃圾进入所述承接面的下料口,所述焚烧床还具有允许垃圾焚烧残渣从所述焚烧床出来的出料口;
喂料机,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推动所述焚烧床上的垃圾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床由若干条平行的焚烧管构成,所述焚烧管通过固定连接结构与所述壳体固定,相邻焚烧管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焚烧管具有伸出所述壳体的伸出段和位于所述焚烧室内的焚烧段,且所述焚烧管设置有所述下料口,所述焚烧段设置有所述出料口,所述焚烧管的焚烧段开设有贯通管壁、允许所述热风与所述垃圾接触并允许小颗粒垃圾从焚烧管内落下的孔;所述通风结构为所述间隙和所述孔;所述承接面为所述焚烧管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床的横截面为一字形、环形、半环形或脊背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床为一宽度与所述喂料口的宽度相当的焚烧管,所述焚烧管通过固定连接结构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焚烧管包括伸出所述壳体的伸出段和位于所述焚烧室内的焚烧段,且所述焚烧管设置有所述下料口,所述焚烧段设置有所述出料口,所述焚烧管的焚烧段开设有贯通管壁、允许所述热风与所述垃圾接触并允许小颗粒垃圾从焚烧管内落下的孔,所述孔构成所述通风结构;所述承接面为所述焚烧管内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管的横截面为一字形、半环形或脊背形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机包括伸入所述焚烧管设有下料口一端的内部的推头和驱动所述推头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机为螺旋铰刀。
9.根据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床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且所述焚烧床设有下料口的一端高于其设有出料口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床具有承接并输送垃圾的焚烧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床由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焚烧槽构成,相邻的所述焚烧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焚烧槽的侧壁和底具有孔,所述间隙和所述孔构成所述通风结构;所述焚烧槽的底构成所述承接面;所述壳体在与所述喂料仓的喂料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投料口,所述焚烧槽与所述投料口相对应位置处形成所述下料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槽为U形槽,所述焚烧床由三个所述U形槽构成,所述U形槽通过固定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机包括自所述壳体上开设的驱动口伸入所述U形槽内的推动耙和驱动所述推动耙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利用工业热风排放管道余热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耙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推动杆和固定在所述推动杆上的若干个推动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玉宗,未经高玉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1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网通信的多功能雷击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