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球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6204.6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1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学涛;盛之林;刘应宽;方明;卢成浩;黄柳青;赖惠先;张旭平;乔礼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宁夏银星多晶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21 | 分类号: | 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硅球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感应线圈、石墨保温板、石墨坩埚、分流器、冷却池、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电动泵;石墨保温板包裹在石墨坩埚外壁,感应线圈围绕在石墨保温板外周;分流器位于石墨坩埚下方,分流器设有环形壳体和内衬底,环形壳体外周围绕有加热线圈,内衬底设有间隔布置的漏斗状出液孔,内衬底为石墨衬底;冷却池位于分流器下方,分流器的出液孔的出液口距离冷却池上端面的高度为;冷却池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气管,进水管通过泵外接水源,进气管上设有垂直向上且间隔排列的喷气嘴。
2.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球制备装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冶金级硅料作为原料,将硅料放在感应炉的坩埚内;
2)启动感应炉电源加热,待硅料完全融化后;加入造渣剂,造渣过程中,感应炉的坩埚内温度保持在1650~1850℃;
3)造渣结束后,关闭感应炉电源;静置,除去浮于坩埚上层的废渣,得到硅液;
4)启动分流器预加热,待分流器内温度为1450~1650℃时,将硅液倒入分流器中;
5)调整分流器底部出液口与冷却池的高度,使硅液呈液滴状落入冷却池水中进行淬冷;
6)在冷却池中通入气体,淬冷结束后,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硅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冶金级硅是硅粉或硅块,其纯度最好≥99%,硼B的含量可为10~30ppmw;所述坩埚可选用石墨坩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造渣剂与硅料的质量比为1∶(1~0.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造渣剂选用钠系造渣剂,所述钠系造渣剂为Na2CO3-SiO2-NaF体系或NaHCO3-SiO2-NaF体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2CO3-SiO2-NaF体系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Na2CO3,40%~60%;SiO2,30%~50%;NaF,10%;所述NaHCO3-SiO2-NaF体系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NaHCO3,40%~60%;SiO2,30%~50%;NaF,1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静置时间为5~25min;所述废渣可经过处理后再作为造渣剂重复使用;可根据硼含量要求实现连续性多次造渣精炼过程,即重复步骤2)和3)。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分流器的出液口的孔径为5~15mm。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分流器的出液口距离冷却池的高度为30~80cm;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气体为氩气、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或氩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气体纯度可为99.9%,通入速率可为10~35L/min;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比为:氩气∶氮气=(90~50)∶(10~50);氩气∶空气=(90~50)∶(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宁夏银星多晶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大学;宁夏银星多晶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2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路连接结构、液压管路
- 下一篇:抗菌生物活性支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