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硅酸盐水泥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7155.8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覃爱苗;王建兵;廖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硅酸盐水泥 添加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硅酸盐水泥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泥生产在粉磨过程中,磨内物料的微细粉由于静电吸附作用及表面能大的原因而极易出现团聚或者附着在研磨体、衬板表面形成垫层(缓冲层)造成粉磨效率不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后续问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水泥颗粒级配不合理造成水泥强度不高;行业新规对水泥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对水泥中能够腐蚀金属的氯离子含量有了明确规定,这就使得之前含有氯离子的水泥外加剂使用受很大限制;目前工业废料及矿业废渣亟待水泥行业消化解决,而这些废料与水泥成分相似并且具有一定的潜在水化活性,但活性需外加物质进行激发;这为水泥添加剂的使用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普遍适用、提高水泥的磨机粉磨效率、增大工业废料在水泥中的掺量、增加水泥强度的液体水泥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为:
(1)水泥添加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醋酸钠3—6%、纯净水51—70%、三异丙醇胺8—12%、三乙醇胺12—18%、乙二醇5—8%和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00-700)2—5%。
(2)将步骤(1)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水泥添加剂。
(3)将步骤(2)所得的水泥添加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加入或者在水泥使用时,与拌合水一起加入,水泥添加剂掺加量的质量分数为0.3‰—0.8‰。
本发明所制备的水泥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粉磨效率10%—25%,显著改善粉磨环境——减少甚至消除水泥微粉糊磨糊球的现象。在水泥配比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水泥强度,早期抗压强度提高1.5—4MPa,后期抗压强度提高5—10MPa;在保证相同的强度要求下,可增加混合材用量15—20%。
本发明制备的水泥添加剂既能节约电耗和煤耗又能提高水泥的品质和性能,且在成本、价格上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在制备上简便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水泥添加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醋酸钠5%、纯净水60%、三异丙醇胺10%、三乙醇胺18%、乙二醇5%和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2%;
(2)将步骤(1)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水泥添加剂。
(3)将步骤(2)所得的水泥添加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加入,添加剂掺加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和0.5‰。
水泥添加剂在粉煤灰水泥中掺量分别为0.3‰和0.5‰时在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分别提高了1.5MPa和3.5MPa;后期强度分别提高7MPa和10MPa。
实施例2:
(1)水泥添加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醋酸钠6%、纯净水63%、三异丙醇胺10%、三乙醇胺12%、乙二醇6%和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3%。
(2)将步骤(1)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水泥添加剂。
(3)将步骤(2)所得的水泥添加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加入,添加剂掺加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和0.6‰。
水泥添加剂在粉煤灰水泥中掺量分别为0.3‰和0.5‰时在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分别提高了1.8MPa和4MPa;后期强度分别提高5MPa和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7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模快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