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芦苇群落中入侵性外来植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8862.9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志;李经纶;秦艾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朱志祥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芦苇 群落 入侵 外来 植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除入侵性外来植物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去除芦苇群落中入侵性外来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滨岸(海滨和河岸)湿地,出现了外来植物(特别是大米草或互花米草)快速生长、扩散,并与本土优良植物(如芦苇)相互竞争,并入侵甚至替代本土植物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组成、结构稳定、功能运转、景观格局等均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当地养殖业和旅游业带来很大损失。这些外来植物(例如大米草或互花米草)多具有顽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和有性繁殖能力,而且生长迅速,耐水、耐盐能力均很强。相关部门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科学研究、寻找治理良策,一些地区也尝试采用人工机械去除的物理方法,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仅能在一段时间内缓解和控制它们快速蔓延的势头,但长期效果并不显著,因为这类植物不仅具有很强的结实能力和巨大的土壤种子库,植株的无性繁殖、克隆生长能力也十分顽强,在人工清理一段时间后,它们又很快恢复生长、甚至重新泛滥成灾,控制起来极为困难。除了机械去除方法以外,目前人们也没有找到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比如有效且无公害的化学方法、生物控制方法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清理入侵植物一段时间后,它们又很快恢复生长、甚至重新泛滥成灾,控制起来极为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有效去除芦苇群落中入侵性外来植物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去除芦苇群落中入侵性外来植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考察入侵性外来植物区域,根据生境的高程、土壤水分和盐度,将其中不适宜芦苇生长的区域划分为保留区(即保留入侵性外来植物的区域)、将适宜芦苇生长的区域划分为去除修复区(即去除入侵性外来植物而保留和恢复芦苇的区域),
b. 对于保留区中的入侵性外来植物进行保留,对于去除修复区的入侵性外来植物进行刈割、留矮茬,该处理可以一次性进行,也可以多次逐渐开展,分多次处理时,每次处理的宽度不低于入侵性外来植物克隆整合单位(即一个分株的资源能够与克隆内其他分株分享的范围)的大小,并大于其每年水平扩展距离,
c. 在对入侵性外来植物进行刈割、留矮茬处理后的区域,覆盖黑色塑料布并压实,直至所述的入侵性外来植物留茬和土壤中的种子全部窒息而死,不再有再生或萌发能力,
d. 撤除所述的黑色塑料布,在被覆盖过的区域重新选择性种植具有耐盐、耐水特性的芦苇品种,把该区域恢复成为芦苇群落。
所述的入侵性外来植物主要为大米草或互花米草。
所述的黑色塑料布上表面附着仿真绿色植物。
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可以实现有效、无公害地去除入侵性外来植物,保护和恢复了本地植物在适宜生境的生长,首先对入侵性外来植物分布区域进行划分,然后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刈割和覆盖窒息处理,再进行补种栽植适宜的芦苇品种,有助于快速、高效、选择性地清除入侵性外来植物、促进优良本地植物的恢复和生长、维护滨岸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熟练运用之后,可以达到滨岸湿地生态系统长治久安的生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表述得更加清晰,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中的生产设备都是本领域的常用设备,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说的大米草和互花米草属于同属种,且均属于外来入侵植物。它们的生态习性基本一致,针对它们所采取的去除措施和恢复措施也基本一致。
1)分别考察华东地区某海滨湿地内,大米草或互花米草以及芦苇在其分布的不同生境条件下,每年高生长和水平扩展的速率,分析其对于所处生境的适宜性,具体测定高程、土壤水分和盐度等生境因子,得到互花米草和芦苇能够生长良好的生境条件(水分、盐度和高程范围)。
据此制定具体的物理去除和生态修复方案。总的原则是对于不适宜芦苇生长、但大米草或互花米草生长较好的生境,保留大米草或互花米草,使其继续发挥保土护岸的作用。但对于原本适宜芦苇生长、但大米草或互花米草快速入侵、甚至即将替代芦苇群落的生境,则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物理去除和生态修复。据此,在该海滨湿地范围内,划分出保留区(对大米草或互花米草实施保留的生境区域)和去除-修复区(对大米草或互花米草实施去除、并用适宜的芦苇品种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88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菜器
- 下一篇:一种在稻田内同时生产绿色健康食品稻米和水蕹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