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用户多生物特征进行活体认证支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49006.5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巨成;熊聪聪;胡晓彤;吴超;焦焰斌;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乐配(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42;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用户 生物 特征 进行 活体 认证 支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多生物特征融合的活体认证支付。
背景技术
目前,以商场、超市为载体的小型支付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很广泛,一般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包括信用卡),以及目前流行的移动支付。这些支付方法各有缺点。比如,现金需要找零,容易传染病菌;银行卡“认物不认人”,如果密码丢失或者遗忘,将不安全并带来麻烦。移动支付也存在“认物不认人”的弊端,如果移动支付终端丢失,并不能保证支付人是本人。因此,这些支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其特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作为两种最常用和方便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等领域。目前,指纹支付已经被用于安全支付领域,成为传统支付方式的补充或者替代。
然而很多时候,仅仅基于指纹或人脸的单生物特征个人身份识别系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因为人脸识别速度快但可靠性不高;而指纹识别可靠性高却容易仿冒。基于活体认证的技术目前引起关注。多生物特征融合技术是在生物识别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多生物特征融合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信息处理技术,它是将各种生物特征如指纹、人脸、掌纹等融合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克服传统方法的弊端,利用各种生物特征的互补性,实现活体认证,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本发明提出一种融合用户多生物特征进行活体认证的支付方法,将多生物特征融合认证运用到支付领域,该方法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支付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融合用户多生物特征进行活体认证的支付方法,利用图像分析和智能挖掘技术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支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融合用户多生物特征进行活体认证的支付方法,通过对用户多生物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挖掘映射,提取鲁棒性的特征进行身份认证支付。
所述的多生物特征包括指纹、人脸、手指静脉、掌纹等,其利用图像分析和智能挖掘技术进行用户活体认证支付的具体步骤如下:
a.生物特征图像预处理:由指纹、人脸、手指静脉、掌纹构成的融合系统进行预处理;
b.提取底层特征:提取不变矩特征、Gabor filter特征、Local Ternary Pattern (LTP)特征。
所述的多生物特征融合的具体步骤如下:
a.底层特征-图像矩阵构建:采用多种底层特征,构建每个用户的底层特征-图像矩阵;
b. 获得多生物融合特征。对底层特征-图像矩阵进行矩阵处理和投影,获得多生物融合特征。
所述的活体认证与支付具体步骤如下:
a.活体认证:将提取的多生物特征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活体认证,通过计算两者的认证分数,来判断是否认证成功;
b. 支付。如果活体认证步骤提取的多生物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认证成功,表示用户通过身份活体认证,可以进行支付;否则,则认为失败。
本发明的融合多生物特征进行活体认证支付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取指纹、人脸、手指静脉、掌纹等多生物特征,融合这些特征进行活体认证支付,对比传统的基于单生物特征的支付方法将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满足商场超市等各种购物支付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 本发明的研究方案及理论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为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融合多生物特征进行活体认证支付的方法,主要利用图像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由指纹、人脸、手指静脉、掌纹构成的系统分别进行预处理,从预处理图像中提取出各种底层特征,然后对这些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利用融合的特征与数据库存贮的特征进行活体身份认证与支付。
本发明融合多生物特征进行活体认证支付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图像底层特征提取:包括生物特征图像预处理、提取底层特征等主要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乐配(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科技大学;乐配(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光率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压控制的甘蔗装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