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检测影像图片中曝光区域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9883.2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杜静;陈娴;查日东;周顺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38 | 分类号: | G06K9/38;G06K9/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检测 影像 图片 曝光 区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自动检测影像图片中曝光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A,获取待检测的影像图片;
在步骤B中,接收输入的体位信息;
步骤C,若输入的体位信息为普通体位,则以普通分割阈值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从中分割出曝光区域;
步骤D,若输入的体位信息为特殊体位,则分别获取图像中X光线的穿透区域和初始曝光区域,然后通过所述穿透区域对所述初始曝光区域进行边界修正,获取最终的曝光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C1,求取待检测图像像素值的平均值,以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普通分割阈值;
步骤C2,以所述普通分割阈值对待检测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得到曝光区域;
步骤C3,对步骤C2得到的曝光区域进行开运算处理,并放大至原始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D1,确定待检测图像中X光线的穿透区域;
步骤D2,根据所述穿透区域得到初始曝光区域;
步骤D3,通过所述穿透区域对所述初始曝光区域进行边界修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1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D11,对待检测图像进行GAMMA校正;
步骤D12,对校正后的图像分块,并求得每个图像块灰度的最大值;
步骤D13,对所有图像块灰度的最大值进行排序,以其中的近似最大值作为一次分割阈值;
步骤D14,以所述一次分割阈值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得到穿透区域;
步骤D15,对步骤D14得到的穿透区域进行开运算处理。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2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D21,对所述穿透区域求反后再和待检测图像求与;
步骤D22,对步骤D21得到的图像的像素值求平均,将求得的平均值作为二次分割阈值;
步骤D23,以所述二次分割阈值对待检测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得到初始曝光区域;
步骤D24,对步骤D23得到的初始曝光区域进行开运算。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3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D31,确定所述初始曝光区域中的最大连通区域,并得到所述最大连通区域的宽高比;
步骤D32,若所述宽高比大于1,则执行步骤D34,若所述宽高比小于等于1,则执行步骤D33;
步骤D33,判断穿透区域的左边与初始曝光区域的左边的距离,以及穿透区域的右边与初始曝光区域的右边的距离是否小于初始穿透区域宽的1/4,若是,则用穿透区域的左、右边作为最终曝光区域的左、右边,若否,则无需修正,直接将初始曝光区域作为最终曝光区域;
步骤D34,判断穿透区域的上边与初始曝光区域的上边的距离,以及穿透区域的下边与初始曝光区域的下边的距离是否小于初始穿透区域高的1/4,若是,则用穿透区域的上、下边作为最终曝光区域的上、下边,若否,则无需修正,直接将初始曝光区域作为最终曝光区域。
7.一种自动检测影像图片中曝光区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的影像图片;
体位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体位信息;
第一曝光区域分割模块,用于在所述体位信息为普通体位时,以普通分割阈值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从中分割出曝光区域;
第二曝光区域分割模块,用于在所述体位信息为特殊体位时,分别获取图像中X光线的穿透区域和初始曝光区域,然后通过所述穿透区域对所述初始曝光区域进行边界修正,获取最终的曝光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光区域分割模块包括:
普通分割阈值确定子模块,用于求取待检测图像像素值的平均值,以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普通分割阈值;
普通分割子模块,用于以所述普通分割阈值对待检测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得到曝光区域;
普通曝光区域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普通分割子模块得到的曝光区域进行开运算处理,并放大至原始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8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