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0370.3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修平;佐久间昌史;福岛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定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形绕组卷装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卷装方法,已知将线圈导体卷装为波形的波形绕组卷装方式。作为通过波形绕组卷装方式构成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个例子,例如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以及2记载的发明。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以与带状波形绕组夹具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形成狭缝导体部的方式卷绕线圈导体,来形成带状波形绕组线圈。接着,一边使环状波形绕组夹具旋转,一边卷绕多层带状波形绕组线圈,从而形成环状波形绕组线圈。然后,将环状波形绕组线圈安装于定子芯的狭缝,从而构成定子。对于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发明也相同。另外,在专利文献1以及2记载的发明中还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即,每围绕定子芯一周设置环状波形绕组线圈,并连接它们的端部,由此形成多层的环状波形绕组线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1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2088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以及2记载的发明中,带状波形绕组线圈被卷绕重叠了多层并为环状,因此卷绕的环状波形绕组线圈的外周侧的线圈间间距变宽,而内周侧的线圈间间距变窄。因此,在卷绕带状波形绕组线圈的工序以及将环状波形绕组线圈向定子芯安装的工序中,在轴向线圈端部产生变形,可能导致线圈形成不良或绝缘劣化。另外,对于每围绕定子芯一周设置环状波形绕组线圈并连接它们的端部的方法,例如,在为了提高旋转电机的输出而使狭缝内的线圈导体数增加时,焊接点数量增加而作业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形成线圈的作业效率,并且能够抑制在形成线圈的过程中产生的波形绕组线圈的变形,防止波形绕组线圈的绝缘劣化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将具有交替在定子芯的各狭缝中穿过的线圈边部和与线圈边部形成一体且与线圈边部的相同侧端部连接的线圈端部的线圈导体,卷绕成波形绕组结构,来安装在各狭缝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卷装工序,在设置有相对于轴线倾斜的引导部的线圈架上,沿着引导部卷装上述线圈导体;加压成形工序,使在线圈架的厚度方向上相邻的线圈边部紧贴并进行加压成形,来形成板状线圈;卷绕工序,将板状线圈以螺旋状卷绕在卷绕夹具上;狭缝安装工序,使卷绕夹具的卷芯一边沿着定子的周向旋转一边向定子芯的内径部移动,来将卷绕成螺旋状的板状线圈的线圈边部插入于狭缝。
技术方案2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狭缝安装工序中,卷绕夹具的卷芯每移动一个绕线间距,一个板状线圈的线圈边部插入狭缝。
技术方案3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在卷装工序中,每定子芯的一周的量,改变线圈架的高度,来卷装线圈导体。
技术方案4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加压成形工序中,在将卷装的线圈导体从上述线圈架卸下的状态下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加压成形,由此相邻的线圈边部以两层且相距一个绕线间距的状态排列。
技术方案5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卷绕工序中,使板状线圈的线圈边朝向的方向与定子的轴向一致,来将板状线圈卷绕为螺旋状。
技术方案6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卷装工序中,随着周次增加,使线圈导体长度缩短。
根据技术方案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沿着相对于轴线I-I’倾斜的引导部卷装线圈导体,使线圈边部方向和定子的轴向一致来以螺旋状卷绕板状线圈,因此板状线圈不会在卷绕夹具的卷芯上重叠,能够以使螺旋前进方向的线圈边部之间的间距均等的方式卷绕板状线圈。因此,在板状线圈的卷绕工序中,不向板状线圈施加过大的张力,因此能够抑制板状线圈的变形。因此,能够防止因板状线圈变形而引起的线圈形成不良或绝缘劣化。
另外,使卷绕夹具的卷芯一边沿着定子的周向旋转一边向定子芯的内径部移动,来将卷绕成螺旋状的板状线圈的线圈边部插入于狭缝,因此能够通过增加板状线圈的卷绕周次数,来使狭缝内的线圈导体数增加,从而能够提高旋转电机的输出。因此,不必像按照定子芯的周次设置环状波形绕组线圈并连接它们的端部的方法那样,增加线圈终端部的焊接点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3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