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刮刮卡的运用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2056.9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莫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蝠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顾大平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刮刮卡 运用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刮刮卡的运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刮刮卡是指卡上的一种覆盖数字和字母密码等文字的图层,因此刮刮卡也叫密码覆膜卡。有奖刮刮卡是刮刮卡的一个类型,是将奖项名称直接印在卡面上,并在相应位置用刮刮银油墨将其遮盖,消费者只要刮开此区域即可知道中奖与否。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有奖刮刮卡,是厂家、商家为了促进消费、回馈消费者采取的一种促销方式,其效果良好。
传统的刮刮卡为纸质刮刮卡,在制作时难度较大,一般由专业的防伪公司或专业印刷厂设计制作,卡一般是用铜版纸、PVC、PET、不干胶、白板卡纸等材质制作成的较小面积的印刷品,由于其刮刮涂层下有其重要的信息或奖项,所以涂层的刮开性能是刮刮卡质量的重要体现,应确保较易刮开,但又不能太容易刮开,太易刮开就会使刮刮卡在生产及流通环节容易被磨掉刮刮层,从而影响其使用。传统的刮刮卡在使用时需随身携带,大多采用人工识别,无法有效检测使用数量,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大。
相比传统的刮刮卡,电子刮刮卡更为环保,制作和传播成本低,传播效果可精准量化。消费者触摸电子刮刮卡的密码保护层,就如同用手指刮开刮刮卡,手指接触到的密码保护层则会消失,随着接触面积的增大,密码保护层所保护的密码则渐渐显示。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暂无与本技术相关的文献,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电子刮刮卡的实现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刮刮卡的制作成本高且不环保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刮刮卡的运用方法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刮刮卡的运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活动主办方提供的信息生成电子刮刮卡,设置电子刮刮卡密码保护层的用户触屏事件,所述电子刮刮卡的密码保护层为位图图像;
(2)用户从电子刮刮卡系统获取电子刮刮卡;
(3)用户通过具有电子触摸屏的电子设备使用电子刮刮卡,使得密码保护层的透明位像素点数占总像素点数的百分比大于50%,刮开密码保护层;
(4)用户的电子设备显示密码层;
(5)用户根据密码层信息,判断是否中奖,如果是,则将兑奖。
其中,在用户电子设备显示密码层时,需要经过电子刮刮卡系统确认刮卡有效,并发送显示密码层指令。
所述电子刮刮卡系统中预设有电子刮刮卡图片、奖项信息、中奖几率、用户信息。
所述电子刮刮卡是两层图片叠加而成,下层是密码层,上层是密码保护层,密码保护层完全覆盖密码层。
所述用户触屏事件具体为在屏幕上触摸并滑动时,触屏位为透明位。
所述密码层信息包括奖项信息、兑奖方式、活动时间以及有效性说明。
所述具有电子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或电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刮刮卡的运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活动主办方设备、刮刮卡系统、支付系统,所述刮刮卡系统用于管理包括电子刮刮卡生成、发放和使用,刮刮卡系统与用户设备、活动主办方设备和支付系统形成通讯连接;所述用户设备是具有电子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或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仅需要建立电子刮刮卡系统,即可轻松实现电子刮刮卡的刮奖,不仅节约商家的制造成本,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方便的购买刮刮卡,使用时仅需通过触摸电子触摸屏实现刮奖。相较传统的刮刮卡,不需随身携带,可以有效检测使用数量,管理成本也随之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刮刮卡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电子刮刮卡的密码保护层示意图;
图3为电子刮刮卡的密码层示意图;
图4为电子刮刮卡的运用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如图所示,一种电子刮刮卡的运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活动主办方提供的信息生成电子刮刮卡,设置电子刮刮卡密码保护层的用户触屏事件,所述电子刮刮卡的密码保护层为位图图像。
其中,活动方提供的信息包括奖项信息,中奖几率,兑奖方式、活动时间以及有效性说明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蝠网络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蝠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2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