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袋/热压罐法制造复合材料件的抽真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2445.1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郭鹏亮;胥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袋 热压 法制 复合材料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真空袋/热压罐法制造复合材料件的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复合材料优异的性能,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大量的运用,目前运用量较大的已超过飞机结构重量的50%。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工艺方法较多,目前在制造航空航天等产品中运用最广的当属真空袋/热压罐法。
真空袋/热压罐法是将树脂体系浸涂到纤维或纤维织物上,通过一定的处理过程制成预浸料,再按设计铺层要求铺贴在模具上,最后通过热压罐抽真空、加温、加压成型出构件。
预浸料对真空度十分敏感,如真空密封系统发生漏点,零件会产生疏松、脱粘、气孔率超标等缺陷。常见的真空密封形式是通过密封胶条将真空袋封装在工装上,真空袋内的气体通过透气毡传递抽至工装上的接气嘴,再通过接气嘴与热压罐上的真空接头连接,将气体抽出。
热压罐罐内的真空接头是有限的(根据热压罐的大小配备),一个热压罐在单次使用过程中都是多个工装同时进一罐,一个工装仅能够使用一抽一测两个真空接头。对于大型的工装(2米以上),气路传导路径长,真空的抽取力随着路径的加长在减弱,在工装上的急转弯等结构复杂处,透气毡往往易被压迫,真空度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在固化加压段,余胶挤出后会有部份渗入透气毡的孔隙中,更影响了气路的导流性,如余胶渗入真空接嘴处,将会使整个密封袋形成假真空。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
为了解决热压罐的真空接头数量有限,大型工装抽真空路径长,单个真空气嘴可能产生堵胶现象等,难以保证真空袋内真空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真空袋/热压罐法制造复合材料件的装置。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袋/热压罐法制造复合材料件的抽真空装置,包括工装底座、底座型面和抽气接嘴,底座型面焊接在工装底座上表面,在底座型面上表面周边开设有两层阶梯导气槽,阶梯槽下槽上开有导气孔,导气孔贯穿底座型面;在底座型面下表面焊接真空管,使真空管的内径与导气孔孔径对接,真空管与总真空管连通,总真空管一端封闭,一端安装抽气接嘴;还包括带孔的压板,压板置于阶梯导气槽上槽上,用于阻隔辅助材料吸入阶梯导气槽的下槽内。
所述的工装底座为金属框架式结构;
所述的阶梯下槽上导气孔之间的间距为200-500mm 。阶梯上槽和阶梯下槽深度分别为5mm和10mm,上下槽宽差距不应小于10mm。所述的真空管的数量与导气孔的数量一致;所述总真空管的数量为2个;
所述的压板上的孔尽可能小,以辅助材料不被吸入却又能导通气流为准,孔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般孔间距为10mm左右。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在不需增加热压罐真空接嘴数量时,也能保证气流在真空袋内每个角落都具有同等的抽取力度,在工装底座上的急转弯等结构复杂处或发生余胶局胶堵塞情况时,也能保证真空袋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 真空袋/热压罐法制造复合材料件抽真空装置的示意图。
图2 真空袋/热压罐法的制造复合材料抽真空装置B向示意图。
图3 真空袋/热压罐法的制造复合材料抽真空装置A-A剖视图。
图4 真空袋/热压罐法的制造复合材料抽真空装置抽真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图3所示,一种真空袋/热压罐法制造复合材料件的装置,包括工装底座1、底座型面3和抽气接嘴2,底座型面3焊接在工装底座1上表面,在底座型面3上表面周边距边缘80-100mm处,开设有阶梯导气槽,阶梯槽下槽6上开有导气孔7,导气孔7贯穿底座型面3;在底座型面3下表面焊接真空管8,使真空管8的内径与导气孔7孔径对接,真空管8与总真空管9连通,总真空管9的端口安装抽气接嘴2;还包括带孔10的压板4,压板4置于阶梯导气槽上槽5上,用于阻隔辅助材料吸入阶梯导气槽的下槽6内。
所述的工装底座1为金属框架式结构;
所述的阶梯下槽6上导气孔7之间的间距为200-500mm 。 阶梯槽上槽5和阶梯槽下槽6,深度分别为5mm和10mm,上下槽宽差距不应小于10mm。
所述的真空管的数量与导气孔的数量一致;所述总真空管(9)为U型,具有两个端口。
所述压板上的孔尽可能小,以辅助材料不被吸入却又能导通气流为准,孔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般孔间距为10mm左右。
实施例:如图4所示,将复合材料的预浸料铺放在底座型面3上,再在预浸料上铺放隔离膜、吸胶层、透气毡、真空袋等辅助材料,再用密封腻子条将真空袋封装在工装底座1上。将工装底座1上的抽气嘴2与热压罐的真空接嘴相连通。打开热压罐上的真空泵后,真空袋内的气体就沿着透气毡通过压板3上的小孔10吸入阶梯槽下槽6内,气体在阶梯下槽6内通过导气孔7吸入真空管8,再汇入总真空管9,最后由抽气接嘴2进入热压罐的真空系统中,完成了抽真空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2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