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2824.0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苑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靳玫 |
地址: | 13005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车辆 车顶 大弯梁组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
背景技术
铁路客车的车顶骨架是由许多相互平行的弯梁与顺梁连接而成的,在铁路客车车辆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大弯梁进行组对。
目前,车顶大弯梁的组对是以大弯梁下的两个小弯梁为基准对齐定位的,大弯梁长度在下料时走下差(比标准长度短十几毫米),组对时先将大弯梁的两个下端分别与两个小弯梁对齐固定,然后将其中一端点焊,再用撬棍撬起大弯梁的另一端,调整大弯梁的高度,即车顶高,车顶高合适后,在撬起的一端加上工艺连接板来补充大弯梁长度的不足,并将工艺连接板焊接固定。
现有技术中,由于在组对过程中需要手工撬动大弯梁来调整车顶高,因此误差较大,车顶高控制不准确,同时大弯梁与水平面的垂直度、大弯梁之间的平行度控制也不准确,因此在组对车顶顺梁时,顺梁的长度需要根据现车研配,工作效率低。另外,由于在大弯梁的端部焊接工艺连接板,从而影响大弯梁的连接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以使车顶高控制准确,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大弯梁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包括:
纵向梁,所述纵向梁上沿所述纵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对大弯梁进行定位;
多个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纵向梁底部连接。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在对大弯梁进行组对过程中,可将立柱固定在地面上,并使纵向梁沿铁路车辆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水平延伸,通过将大弯梁下表面的最高点架设在纵向梁上来准确控制大弯梁的高度,从而保证了准确的车顶高,同时,通过纵向梁上的定位件对大弯梁进行定位,来保证大弯梁与水平面的垂直度,使大弯梁之间保持平行,从而可方便的组对车顶顺梁,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无需再在大弯梁的端部焊接工艺连接板,因此提高了大弯梁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的结构示意正视图(其中大弯梁仅以其横截面示出);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1:大弯梁; 201:小弯梁; 301:纵向梁;
302:定位件; 303:立柱; 304:连接座;
305:挡板; 306:压板; 307:底板;
308:法兰盘; 309: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用车顶大弯梁组对工装,包括:纵向梁301,所述纵向梁301上沿所述纵向梁3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定位件302,所述定位件302用于对大弯梁101进行定位;多个立柱303,所述立柱303顶端设有连接座304,所述连接座304与所述纵向梁301底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对大弯梁101进行组对过程中,可将立柱303固定在地面上,并使纵向梁301沿铁路车辆长度方向的轴线水平延伸,通过将大弯梁101下表面的最高点架设在纵向梁301上来准确控制大弯梁101的高度,从而保证了准确的车顶高,同时,通过纵向梁301上的定位件302对大弯梁101进行定位,来保证大弯梁101与水平面的垂直度,并使大弯梁101之间保持平行,从而可在后续工作中方便的组对车顶顺梁,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无需再在大弯梁101的和小弯梁201之间焊接工艺连接板,因此提高了大弯梁101的连接强度。其中,立柱303和纵向梁301长度以及定位件302的数量和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2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