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烫光机的烫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3332.3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捷恺;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5/08 | 分类号: | D06C15/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光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织物后整理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烫光机的烫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行业,通常需要在后整理工序中对织物烫光处理,藉以增进织物的表面光泽、手感和观感等,使织物品质提升,又,如业界所知,烫光装置是烫光机的重要装置,而烫光辊是烫光装置的核心部件,因为烫光辊的温度均匀与否对织物烫光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烫光机的烫光装置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1775727A推荐有“一种利用工频电流进行电磁和电热发热的烫光机烫光辊”,该专利方案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使烫光辊(专利称辊体)利用电磁感应涡流产生的热量对途经烫光辊处的织物烫光,该专利申请方案虽然可体现其说明书第0009段所称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一是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例如除了旋转接电装置自身复杂的结构外还需在烫光辊(专利称辊体)内增设一芯筒,并且将复数组线圈设置于芯筒与烫光辊之间,以及在芯筒内设置一隔热管,并且将电容器设置于隔热管的管腔内以及将由线圈上引出的线路(专利称起始端导线和末端导线)与设在隔热管内的电容器串联后引出,因此不仅制造麻烦,而且装配复杂;二是易出现故障而影响烫光辊的作业效率,因为一旦复数组(专利例举了三组)线圈以及复数个电容器(专利例举有三个)中任一线圈和/或电容器损坏会导致烫光辊无法表现出应有整体加热效果,而当要对故障的线圈和/或电容器更换时,只能将所有线圈及电容器一并更换,甚至将整个隔热管一并撤换,从而不仅造成停机时间冗长,而且导致设备维护使用成本增加;三是烫光辊的表面温度(通常在170-180℃左右)难以控制。又如授权公告号CN201634889U提供有“一种烫光机用烫光辊”,该专利方案采用油与电相结合的方式对烫光辊(专利称辊体)加热,将电加热管设置于烫光辊内,将烫光辊的辊轴(中空的辊轴)与旋转接头连接,而旋转接头与进油管连接,进油管与供油回路以及回油路连接。该专利方案对改善烫光辊的温度均匀性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有失安全系其不足,因为油路机构与烫光辊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旋转接头实现的,而旋转接头的密封效果普遍较为脆弱,一旦出现油液泄漏,则极易引发火灾,因此这种结构的烫光辊在烫光机上的应用往往受到业界的忌避。此外,从该专利的说明书内容及其附图可知,利用电加热管往往难以满足烫光辊表面温度均匀的期望效果。
并非限于上述例举的专利文献均是通过加热元件(电加热管)设置于烫光辊的辊腔(即加热腔,以下同)内对烫光辊辊体直接加热,因此烫光辊辊体的表面温度难以达到期取的均匀程度,并且能耗大,使用成本高,更换维护十分麻烦,安全性差。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装配及其使用维护、有利于体现良好的辊面温度均匀效果而藉以保障对织物的烫光质量和有益于将烫光辊辊体内的热空气循环使用而藉以体现节约能源并且进一步保障辊面温度的均匀性和有便于保障使用安全的烫光机的烫光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3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