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钩支撑座及车钩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5922.X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10 | 分类号: | B61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钩 支撑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钩支撑座及车钩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货车一般包括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和车钩缓冲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车钩缓冲装置是车辆之间的连接装置,并能承受车辆间的纵向载荷同时起到缓冲作用。70吨级及以下铁路货车的车钩缓冲装置包括车钩1(16或17型车钩)和车钩支撑座2等部件组成,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车钩支撑座2位于车钩1的下方,用于支撑车钩1。
所述车钩支撑座2包括磨耗板3、支座4和固定在支座上用于支撑车钩1的支撑面5,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磨耗板3为钢板制成的磨耗板,焊接在车钩支撑座2的支撑面5上。所述磨耗板3具有以下作用:a、防止支撑面5磨耗,在铁路货车车辆运行时,当车钩1受到纵向载荷作用产生拉伸和压缩时,车钩1和支撑面5产生磨耗,当支撑面5磨耗到一定限度,就需要更换车钩支撑座2,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在车钩支撑座2支撑面5上焊接磨耗板3,可防止车钩支撑座2支撑面5的磨耗,当车钩支撑座2磨耗板3磨耗超限时,需及时更换磨耗板3;b、起到垫块的作用,可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磨耗板3来调整车钩1的高度,以保证车辆对车钩1高度的要求。
现有车钩支撑座2存在以下缺点:a、磨耗板3易磨损,现有磨耗板3采用钢板制成,抗磨性能差,检修更换频繁,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b、现有磨耗板3因制作材质为钢板,也易对与其接触的车钩1钩身造成磨耗,为了防止车钩1的磨耗,与车钩支撑座2支撑面接触的车钩1上也设置有磨耗板;c、现有磨耗板维修、拆卸复杂,更换磨耗板3时首先需要将车钩缓冲装置分解,将磨耗板3自支撑面5上切除,然后将车钩支撑座支撑面5上平面打磨平整,重新加焊磨耗板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车钩支撑座问题,提出一种车钩支撑座,以实现耐磨,磨耗板组装和拆卸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钩支撑座,包括磨耗板、支座和固定在支座上用于支撑车钩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边缘突出于支座,所述支撑面边缘靠近支座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磨耗板为槽型磨耗板,所述槽型磨耗板侧壁向内侧弯折形成与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磨耗板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固定在支撑面上,所述磨耗板采用弹性纤维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纤维材料为尼龙。
进一步地,所述磨耗板厚度为8-14cm。
进一步地,所述磨耗板背离支撑面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公开了一种车钩缓冲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适用于70吨级铁路货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钩缓冲装置,包括上述车钩支撑座,所述车钩支撑座设置在车钩下方,用于支撑车钩。
本发明车钩支撑座结构简单、合理,与现有车钩支撑座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耐磨性能佳,该车钩支撑座的磨耗板采用弹性纤维材料制成,提高了耐磨性能,延长了车钩支撑座使用寿命;
2、采用弹性纤维材料制备的磨耗板,减小了其对车钩的磨耗,可以取消车钩钩身上的磨耗板;
3、车钩支撑座的磨耗板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固定在支撑面上,与支撑面连接紧密,组装和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车钩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支撑座磨耗板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车钩支撑座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磨耗板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AA向视图;
图9为本发明车钩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4为本发明车钩支撑座主视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磨耗板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AA向视图。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车钩支撑座,如图4、5、6所示,包括磨耗板3、支座4和固定在支座4上用于支撑车钩的支撑面5,该支撑面5边缘突出于支座4,该支撑面5边缘靠近支座4的一侧设置有四个均布的凹槽,本实施例中支座4和支撑面5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5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载重多旋翼无人直升机
- 下一篇:一种车辆悬浮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