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缓速器上的转子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56478.3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0 | 分类号: | H02K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1273 | 代理人: | 刘民选;庞璐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缓速器上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缓速器上的转子。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汽车驱动桥与变速箱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接触制动。汽车制动速器能够在一个相当宽的转速范围内提供强劲的制动力矩,减少刹车片磨损,延长刹车片寿命,为客户带来经济效益,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机动车上。
如图1中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涡流缓速器。该电涡流缓速器由转子1、定子总成2、转子调整垫片3以及支撑架4组成。定子总成2由数个磁极按一定位置关系排列而成。每个磁极均由线圈绕制在铁芯上制成。转子1通过转子调整垫片3与传动轴(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支撑架4用于固定定子总成2,并将该电涡流缓速器与汽车内部其他部件相固定。
在汽车正常行驶时,转子1随传动轴旋转,若线圈通激磁电流,数个铁芯便产生数个磁场,通过转子形成电磁回路,从而使转子1中产生电涡流,载流的转子1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其作用方向与转子1的旋转方向相反,阻碍转子1的转动,从而使电涡流缓速器产生制动力矩。电涡流缓速器所产生的制动力矩,可由激磁电流控制装置来调节。通过线圈的激磁电流越大,磁场越强,制动力矩就越大。但是,由于缓速器的制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缓速器转子的温度会逐渐上升,使缓速器的制动效果有所下降。
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在工作面和支撑面之间虽设有通风道,但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缓速器转子的温度,限制了缓速器的制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更佳散热效果的缓速器转子。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子,包括:一工作面;一与该工作面同轴的支撑面;该工作面和该支撑面之间设有通风道;该支撑面上设有通风口。
更进一步地,该通风道是由筋板在工作面和支撑面之间构成。该工作面和该支撑面之间设置若干支撑臂,用于与一法兰连接。该筋板由一组圆弧状凸起物组成,该圆弧状凸起物等距离分布于该工作面和该支撑面之间。该筋板由多组圆弧状凸起物组成,每组圆弧状凸起物均匀分布在与该工作面同轴圆环上。该圆弧状凸起物的分布呈涡轮状构造。
更进一步地,该通风口为一组或若干组进风口或排风口,通风口与通风道相通。该通风口与该筋板错位排布。该每组通风口均匀分布在与该工作面同轴圆环上。该工作面和该支撑面之间设置若干支撑臂,该筋板由至少一组圆弧状凸起物组成,该圆弧状凸起物等距离分布于该工作面和该支撑面之间,该支撑臂与位于最外层的一组圆弧状凸起物组成一不连续的涡轮状构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缓速器的转子,能更好的起到散热的效果,保证缓速器工作时处在一个可接受的温度范围内。由于转子在支撑面的设有通风口,当转子转动时,转子的进风路径增加了从所述支撑面至所述通风道道的路径,或转子的排风路径增加了从通风路径增加了从通风道至所述支撑面的排风路径。转子在旋转过程中,通过通风道的斜面作用(与风扇原理相同)使风量加大,强制进入工作面与支撑面的风道内,把工作面产生的热量带走。转子转速越高,风扇的作用越明显。在支撑面上开设通风口不仅提高了缓速器的散热效果,从而有助于汽车缓速器的制动效果。而且在开设了通风口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制造转子的材料成本,并降低了转子的重量。
附图说明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涡流缓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速器转子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速器转子的省略支撑面之后的主视图。
主要图示说明
1-转子 2-定子总成
3-转子调整垫片 4-支撑架
100-缓速器转子 101-工作面
102-支撑面 103-法兰
104-通风口 105-筋板
106-支撑臂 107-通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缓速器的转子。然而,应当将本发明理解成并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这种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的技术理念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或功能与那些公知技术相同的其他技术组合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6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土镁合金的半固态浆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上下帽式挂檐靠背椅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