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灯条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57528.X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奕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光源 装置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透镜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灯条。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发光源,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污染低、寿命长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源,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领域当中,如路灯、交通灯、信号灯、射灯及电视背光源等。
与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 CCFL)的电视背光源相比,现有发光二极管直下式电视背光源在色泽调配以及亮度上的表现较好,但是由于发光二极管属于点光源,容易使得导光板的各个区域无法被均匀照射,从而在未被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照射到的位置会产生暗带,影响背光源的品质。为避免暗带的产生,业界通过使用发光二极管透镜(LED lens cap)来发散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光线,使得由为数不多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够被发散至导光板的各个角落,避免亮暗带的产生。
该种采用发光二极管以及透镜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将发光二极管晶粒贴装在电路板上,然后再将发光二极管透镜贴装在电路板上并使发光二极管透镜罩设在发光二极管晶粒上方,从而形成发光二极管灯条。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得到均匀的光出射、并且避免暗带的产生,但却需要两次贴装制程以分别将发光二极管晶粒和透镜贴装至电路板上,从而使得整个组装制程较为繁琐,并且额外为透镜贴装工艺配备的表面贴装机台将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简便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灯条。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晶粒、引线框架、以及透镜,该引线框架包括顶面、与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以及自顶面朝向底面凹陷的反光杯,该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在引线框架的反光杯内,该透镜固定连接在引线框架的顶面上,且该透镜罩设在发光二极管晶粒的上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贴装在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晶粒、引线框架以及透镜,该引线框架包括顶面、与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以及自顶面朝向底面凹陷的反光杯,该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在引线框架的反光杯内,该透镜固定连接在引线框架的顶面上,且该透镜罩设在发光二极管晶粒的上方,该引线框架的底面贴装在电路板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将透镜与收容有发光二极管晶粒的引线框架连接固定在一起,使得组装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以制作灯条时,只需将已经具备有发光二极管晶粒和透镜的引线框架通过一次贴装工艺组装至电路板上即可,从而节省一次贴装制程,具有组装简便的优点,并能够有效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并降低成本。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3为沿图2所示III-III线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的灯条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7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源电极装置及其有源放大单元
- 下一篇:一种头发测量仪和头发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