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7988.2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时光;陈琳琳;罗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44C3/06 | 分类号: | B44C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雕塑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陶瓷工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倾倒了古今中外无数收藏家,并且以它实际的应用价值,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但是,陶瓷工艺复杂,能耗大,价格相对较高,这些缺点影响了陶瓷的应用。而针对陶瓷雕塑的工艺则更加复杂,且由于加工工艺过程中的某些条件使得雕塑易干裂、产品质量不均一,这进一步提升了陶瓷雕塑的生产成本,也阻碍了陶瓷雕塑工艺的发展。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旨在解决陶瓷雕塑工艺复杂、产品质量不均一,不能大量复制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其中,利用美术雕塑成型泥制造仿陶瓷雕塑,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美术雕塑成型泥;
B、将美术雕塑成型泥加工成雕塑样品并干燥;
C、对所述雕塑样品喷涂透明光亮漆并干燥制得成品。
所述的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在混合好组分A和组分B后还包括:
向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物质中加入油画色料进行调色。
所述的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根据所加工的雕塑样品制作产品硅橡胶模具。
所述的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为:将美术雕塑泥的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比0.5-1.5:1进行混合,所述组分A为环氧树脂,所述组分B为固化剂。
所述的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透明光亮漆为清漆、光油、透明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所述的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油画色料的加入量占所述美术雕塑成型泥总重量的1-10%。
所述的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组分B中添加有填料。
所述的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喷涂完透明光亮漆的雕塑样品在20-45℃条件下干燥。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一种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通过使用美术雕塑成型泥制作加工雕塑,所制得的雕塑产品对陶瓷的仿真度高,而且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产品质量均一性好,并且可通过制作硅橡胶模具实现产品的工厂化大量生产,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仿陶瓷雕塑的加工方法,利用美术雕塑成型泥制造仿陶瓷雕塑,包括以下步骤:
S100、配制美术雕塑成型泥。将美术雕塑泥的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比0.5-1.5:1进行混合,所述组分A为环氧树脂,所述组分B为固化剂。较佳的是,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比例为1:1,在此比例下,美术雕塑成型泥有较好的直观比较效果。所述固化剂为主要成分为乙二胺类固化剂。当然,也可使用其他类型固化剂。当组分A和组分B混合均匀后,在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物中添加填料,其中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物与填料的混合重量比为1:1-3。
所述步骤S100中,在混合好组分A和组分B后还包括:
向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物质中加入油画色料进行调色。其中,所述色料加入的量占所述美术雕塑成型泥总重量的1-10%。色料的用量根据颜色的需要和色料本身的色度进行调配。
S200、将美术雕塑成型泥加工成雕塑样品并干燥。雕塑制作过程包括:制作骨架;造坯,使用所述美术雕塑成型泥粘附于所述骨架上形成坯体;塑面,对坯体进行雕刻形成雕塑样品;雕塑样品干燥后可进行打磨抛光。
所述步骤S200之后还包括:根据所加工的雕塑样品制作产品硅橡胶模具。对于工厂化生产需要产品的大量复制,这时,可利用加工好的雕塑样品制作硅橡胶模具,具体为根据雕塑样品计算所制作模具使用的胶料用量,将调配好的胶料在室温20-25℃下倒在所述雕塑样品上,一般固化2小时即可制得模具。
S300、对所述雕塑样品喷涂透明光亮漆并干燥制得成品。所述透明光亮漆为清漆、光油、透明环氧树脂中的一种。喷涂完透明光亮漆的雕塑样品在20-45℃条件下干燥制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7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式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拉筋器中的低负载拉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