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荡扫描激光束-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8665.5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6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曾晓雁;李祥友;严军;蒋明;李耿;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B23K26/20;B23K26/0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荡 扫描 激光束 电弧 复合 焊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复合焊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振荡扫描激光束-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及系统,尤其适用于金属材料的激光束-电弧复合焊接。
背景技术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利用激光、电弧两个热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更好的焊接特性,兼具激光焊接熔深大、接头质量好、效率高、变形小和电弧焊接桥联性好、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优点,是当前最令人瞩目的金属材料连接技术之一。但是,电弧和激光在焊接特性上的显著差异造成激光-电弧复合焊缝在焊缝成形和接头组织均匀性上仍然存在一系列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具体来说,电弧的低能量密度及其热传导特性导致电弧热量主要积聚焊缝的上半部分,由此造成复合焊缝上半部分宽大、晶粒粗大、热影响区宽大,表现出明显的电弧焊缝特征;而焊缝的下半部分区域仍然主要由高能密度的激光深熔焊接来熔化形成,造成焊缝下半部分细窄、晶粒相对细小、热影响区较窄,表现出明显的激光深熔焊特征。这些成形和微观组织上的不均匀性增加了激光-电弧复合焊缝的应力集中程度,对其强韧性,尤其是疲劳强度会产生不利影响。
对已有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来说,焊接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轻质合金时容易因激光小孔不稳定而形成焊缝气孔,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在工业领域,尤其是轻质合金结构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通常来说,激光焊接形成的小孔内部处于一种动态振动状态,小孔内部和其周围熔池的活动非常剧烈。对于轻质合金来说,其中的镁、铝、锌等低熔点、高沸点元素容易因为激光小孔内部的高温环境蒸发而增加激光小孔的不稳定性,由此造成激光小孔闭合形成气泡并形成焊缝气孔,大幅 度降低激光焊缝的力学性能。已有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能够通过电弧介入,并依靠激光-电弧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激光小孔稳定性,强化熔池流动并提高气泡的逸出能力,从而降低焊缝气孔。但是,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中,电弧低能量密度的特性决定了电弧的影响难以通过激光-电弧相互作用深入熔池下部,导致复合焊接熔池下半部分的流动仍然由激光小孔所主导,基本保持了激光焊接特性,导致该部位的气孔形成倾向仍然很大,这一点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中厚板时更为显著。综合而言,尽管已有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具有明显优于单一激光和电弧工艺的技术优势,但是在轻质合金焊缝气孔问题上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限制了其应用空间。
专利文献CN1559743A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激光旋转扫描焊接方法。该发明通过机器人带动激光焊接头运动并使激光束产生旋转,焊件则由另一传动轴带动做直线运动,两个运动相结合形成激光扫描焊接。在低碳钢材料的激光摆动焊接研究中发现:激光束的摆动扫描行为能降低熔池温度梯度、增强对熔池流动的搅拌作用,促进熔池非自发形核、改变柱状晶择优生长方向、细化晶粒、降低焊缝气孔并最终提高接头强韧性。存在的问题是,由机器人或其他机械方式驱动的激光束扫描运动实施难度大,不仅响应时间慢、振动频率过低、稳定性差、激光束扫描路径单一,而且实施该工艺的结构复杂,因此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程度都非常有限。
激光振镜是当前最有效的激光振荡扫描技术,它通过镜组中光学镜片的偏转来实现激光束快速定位和位置切换,定位和切换时间几乎为零,振荡频率可达5000Hz,而且扫描路径可通过计算机程序任意规划,从而能够克服上述激光束机械振动技术的缺点,发挥激光扫描焊接的技术优势。激光振镜扫描焊接能够通过激光束的振荡扫描细化焊缝晶粒、降低裂纹倾向、提高接头强度,但是因为激光焊接熔池过窄、凝固速度过快,以及激光小孔不稳定的特性,该工艺抑制气孔的能力相对有限,焊缝气孔倾向仍然很大,无法满足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轻质合金结构的焊接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荡扫描激光束-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可以均匀化焊缝宏观和微观结构、细化晶粒、降低焊缝缺陷,从而提高焊缝的强韧性,焊接能力优于已有的单一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振荡扫描激光束-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1步调节激光和电弧的空间位置,使两者位于有效复合范围内;其中,激光束和电弧焊枪夹角的调节范围为20°-50°;激光-电弧间距的调节范围为0.5mm-6mm;激光束离焦量的调节范围为-4mm-4mm;
第2步将激光束和电弧共同作用于工件并形成一个焊接熔池,开始实施振荡扫描激光束-电弧复合焊接,形成焊缝并完成工件焊接;其中,激光功率范围为500W-20000W;电弧电流范围为30A-500A;焊接速度的范围为0.2m/min-3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