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薄膜围裙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9582.8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平 |
主分类号: | A41D13/04 | 分类号: | A41D13/04;A41D2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薄膜 围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裙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指一种由薄膜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围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围裙作为一种隔离用具现在已经很普遍的应用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围裙其主要作用是将进行工作的人体与工作场所隔离开来,当工作场所中有污物飞溅出来的时候,借助围裙的隔离作用,使飞溅的污物被围裙隔离不会污染到人体,而是直接飞溅到围裙上。
传统的围裙一般都是由布料制成,其主要包括围裙本体、脖套以及臂套,脖套连接在围裙本体上方,臂套连接在围裙本体的两侧,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脖套挂设在人体的脖子上,而臂套套设在人体的肩部,从而将围裙本体挂设在人体的正面,在具体工作的时候工作场所中的污物飞溅出来,直接飞溅到围裙本体上,而不会飞溅到人体上,从而达到使人体保持清洁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围裙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经常被污物污染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清洗以使围裙保持清洁,这种使用方式不但需要进行额外的清洗工作,同时在具体清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清洗不干净的情况。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一次性围裙,但是就目前出现的一次性围裙而言,其整体结构设计的都不十分合理不利于大批量生产,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薄膜围裙及其生产方法,其整体由薄膜性材料制成,一次性使用具有方便使用,干净卫生的特点,而此是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次性薄膜围裙,其包括薄膜以及若干撕裂线,若干该撕裂线排列设置在该薄膜上。
该撕裂线包括切断部分以及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连接在任意相邻的该切断部分之间,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施加外部作用力在该撕裂线上,从而撕裂该连接部分使若干该切断部分贯穿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该撕裂线完全被撕开。
该撕裂线包括脖颈撕裂线以及肩部撕裂线,该脖颈撕裂线设置在该薄膜中上部,该肩部撕裂线对称设置在该脖颈撕裂线的两侧,该薄膜具有顶边缘以及侧边缘,于该薄膜上,在该顶边缘与该脖颈撕裂线之间的区域形成脖套部分,于该薄膜上,在该侧边缘与该肩部撕裂线之间的区域形成肩套部分,于该薄膜上,在该脖颈撕裂线下方,并且在该肩部撕裂线之间的区域形成围裙本体部分,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首先需要施加外部作用力在该撕裂线上,从而撕裂该连接部分使若干该切断部分贯穿连接在一起,此刻,该脖颈撕裂线以及该肩部撕裂线完全被撕开,并且在该脖颈撕裂线位置处形成一套头裂隙,在该肩部撕裂线位置处形成一套肩裂隙,通过该套头裂隙以及该套肩裂隙将该脖套部分、该肩套部分以及该围裙本体部分隔离开来,使用者将头部从该套头裂隙中伸出,将双臂从该套肩裂隙中伸出,此刻,该脖套部分挂设在使用者脖颈后方,该肩套部分挂设在使用者肩部,而该围裙本体部分位于使用者身体的正前方。
在该围裙本体部分上印制有图案。
该肩部撕裂线的最下方设置有截止孔。
该脖颈撕裂线包括横向撕裂线以及两端圆弧撕裂线,该横向撕裂线连接在两端该圆弧撕裂线之间。
一种一次性薄膜围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薄膜进行对折,该薄膜整体呈长矩形状,该薄膜的长度能够无限延伸。
第二步、利用撕裂线压制机在对折后的该薄膜上顺序压制若干撕裂线以及单元撕裂线,若干该撕裂线排列设置在该薄膜上,该撕裂线以及该单元撕裂线都包括切断部分以及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连接在任意相邻的该切断部分之间,该单元撕裂线位于任意相邻的围裙之间,以方便人们逐个将围裙撕下使用,任意一个围裙上压制的该撕裂线结构都相同,该撕裂线包括脖颈撕裂线以及肩部撕裂线,该脖颈撕裂线设置在该薄膜中上部,该肩部撕裂线对称设置在该脖颈撕裂线的两侧,该薄膜具有顶边缘以及侧边缘,于该薄膜上,在该顶边缘与该脖颈撕裂线之间的区域形成脖套部分,于该薄膜上,在该侧边缘与该肩部撕裂线之间的区域形成肩套部分,于该薄膜上,在该脖颈撕裂线下方,并且在该肩部撕裂线之间的区域形成围裙本体部分。
第三步、折叠打卷。
将第二步中经过压制后的该薄膜进行折叠,分别将该薄膜的两侧向中间进行对折,从而缩小该薄膜的横向宽度,利用打卷机对折叠后的该薄膜进行即时打卷,形成卷体,而后对卷体进行包装以完成整体的生产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平,未经陈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活性多孔复合材料骨移植植入物
- 下一篇:功能性微粒和含有其的树脂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