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用三维内外肋管冷、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0815.6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周茜萍;彭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汇坤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0 | 分类号: | F28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用 三维 内外 肋管冷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用换热(冷)器即空调蒸发器和冷凝器,是以一种三维内外肋管为其传热元件的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用换热(冷)器的热(冷)交换管采用在管子外套翅片后胀紧的方式加工而成,其新品换热效果尚佳,但随着启、停次数的增加,热胀冷缩后使其管子与翅片间的接触热阻不断增大,从而导致换热性能迅速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彻底消除接触热阻,换热性能衰减极慢的空调器用高效换热(冷)器。
空调用三维肋管冷、热交换器,包括进流口、出流口以及两者之间的流通管路,所述流通管路包括作为传热元件的三维肋管,所述三维肋管是指在管壁上刻切有肋片的金属管。
同样作为增强散热效果的传热元件,本发明采用直接在管壁上刻切出的肋片(肋片与金属管一体化)代替胀紧加工的翅片,这样无论使用时间有多长,本发明的传热元件(肋片)与金属管管壁本身不会有间隙,即能彻底消除接触热阻,使用寿命长且换热性能衰减极慢,性能持久。
进一步,所述肋片构成螺旋分布在管壁上的肋片组。
进一步,所述金属管上至少设有四组所述的肋片组。
进一步,所述肋片组其角度步长在0.1O以上,且各肋片组的角度步长一致。本发明的角度步长是指螺旋线绕金属管中心每旋转一定的截面角度(区别于空间角度,是在金属管横断面上看,旋转了一圈即完成截面角度360O)就设置有一个肋片。即同一肋片组内相邻两肋片的截面角度至少为0.1O。
进一步,所述肋片之间的纵向间距至少为0.01mm,这里指所有肋片,即便不属于同一肋片组,相邻肋片的纵向垂直间距至少为0.01mm。
进一步,所述纵向间距在0.5~200mm之间。
进一步,所述肋片之间的横向间距至少为0.1mm,这里指所有肋片,即便不属于同一肋片组,相邻肋片的横向水平间距不得少于0.1mm。
进一步,所述三维肋管包括三维内外肋管、三维内肋管与三维外肋管;即肋片可以加工在金属管外壁上、内壁上或内外壁均设置。
进一步,所述肋片相对于管壁的垂直高度与三维外肋管壁壁厚之间的比值至少为0.001。
进一步,所述三维肋管的内径、三维肋管壁厚、肋片相对于管壁的垂直高度、肋片宽度的比值为9.5:0.5:3~15:0.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三维内外肋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空调用三维肋管冷、热交换器,包括进流口1、出流口2以及两者之间的流通管路,所述流通管路包括作为传热元件的三维肋管5,所述三维肋管是指在管壁上刻切有肋片的金属管。该肋片是由若干个成环状排布的刀片在金属管表壁上(沿金属管中心轴方向)刻切出来的,而各个刀片由数控机床进行精确控制。
所述空调用三维肋管冷、热交换器包含左孔板3、右孔板4、三维肋管5,孔板上有若干安装孔,三维肋管5通过左孔板3、右孔板4固定,三维肋管5的管与管之间通过U形弯管6逐个连接形成流体通道。
其中三维肋管5采用三维内外肋管(如图3所示),肋片基本呈方形,与管壁之间成一定角度,角度以90O为最佳散热角度。由于内肋片排列较密,图3直接简画为一体,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体的。
如图2所示,为增大单位时间的流量,本发明在进流口1与出流口2之间设有两组相对独立的流体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汇坤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汇坤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0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