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针防刺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1421.2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冬秀;欧阳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冬秀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刺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工具,尤其是一种输液针防刺伤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最频繁的临床护理操作之一,静脉输液完后护士从病人血管内拔出的针头裸露在外,针头的滴液、滴血不但污染地面及环境,还有可能成为新的感染源。护士在整理用物和处理使用过的针头中也极易被刺伤,2007年中国学者对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显示,年平均针刺伤的发生率达88.84%。针刺伤已成为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最危害一种职业性伤害,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锐利针头裸露在外是引发针刺伤的直接原因,直接有效的预防针刺伤的措施就是及时隔离针头。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有的护士将拔出的针头插入输液管内,但输液管无弹性管径小插入时会造成再刺伤的机会;有的护士将针头插入盐水瓶塞内,到治疗室从盐水瓶拔出针头也容易造成二次损伤;有的护士将使用过的针头扎入橡胶盖、使用过的废瓶子、耐刺的小药瓶或输液瓶橡胶盖等,但也不规范;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要求将使用过的针头及时置于锐器盒中,由于锐器盒携带不方便,护士的依从性低。中国专利02112068.4公开了“一种带安全装置的单翼输液针”,由于防护套末端未封口,没有解决拔出针头滴液滴血污染环境的问题。并且拔针后输液针软管上还有粘贴胶布,要撕掉胶布后才能套入,而输液后的胶布相互粘贴,很难撕开,护士依从性低。国外正在的推荐安全留置针,因费用昂贵不易被大众接受。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针防刺伤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将针头及针梗有效收纳密封,防止针刺及滴液、滴血,而且便于输液针与输液管分离,利于后续的处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见图1图2图3图4:本装置包括护针套1,橡胶帽2,底座杆3,输液针软管卡槽4,底座杆手柄5,保护套1与底座杆3垂直布置。
护针套1为空心结构,护针套1壁及底部为针头难于刺透的硬塑料,护针套3口用针头易于刺透的橡胶帽2封闭。
护针套1与底座杆3制为一体。
在底座杆3上设有输液针软管卡槽4,整个装置可通过卡槽装配在输液针软管上,并可移动,使装置与输液器成为一体,同时,通过卡槽也可卸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拔针后不用撕下输液后输液软管上的胶布,针头可以轻松地穿透保护套口的软橡胶,将针头及针梗置入保护套内,软橡胶还可紧固针体。该装置不仅能将针头及针梗有效收纳密封,防止针刺及滴液、滴血,而且便于输液针与输液管分离,利于后续的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输液时装置通过输液针软管卡槽4卡入输液针软管,此时可以输液。输完液后,护士关闭输液器,右手拿住拔出针头,左手拿住底座杆手柄5,右手将针梗整体刺入橡胶帽2至护针套1内,护针套1与底座杆2有3cm.。护士回治疗室后,将输液针底座与输液器分离,焚烧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冬秀,未经钟冬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1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伺服控制的压铸机锁模力调节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