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便携式双模态成像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1439.2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吕明;刘国栋;杨迪武;纪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21/47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13***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成像 光学 相干 层析 便携式 双模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便携式双模态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激光二极管(1)发射的调幅激光由主路光纤(10)导出,经上透镜(17)、分色镜(20)和下透镜(18)聚焦后照射在样品(23)上,被激发出光声信号;
(b)、发光二极管(7)发出的弱相干激光由四路光纤(14)导出,经光纤耦合器(6)分成两路,其中一路光为探测光由三路光纤(13)导出,经侧下透镜(15)、分色镜(20)和下透镜(18)聚焦后照射在样品(23)上,反射后经下透镜(18)、分色镜(20)、侧下透镜(15)、三路光纤(13)、光纤耦合器(6)和二路光纤(12)后照射在光电探测器(5)上;
(c)、发光二极管(7)发出的连续激光经四路光纤(14)和光纤耦合器(6)后的另一路光为参考光,经一路光纤(11)和侧上透镜(16)照射在反射镜(19)上,反射后经侧上透镜(16)、一路光纤(11)、光纤耦合器(6)和二路光纤(12)后照射在光电探测器(5)上;
(d)、反射回的探测光和参考光相干后的干涉光被光电探测器(5)检测到,经锁相放大器(4)后采集进信号处理器(8),实现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双模态成像;
(e)、三维平移台(9)带动上表面放有样品(23)的样品台(22)做二维平移扫描。
2.一种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便携式双模态成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与处理单元、分光与聚焦单元,所述控制与处理单元包括激光二极管(1)、驱动电源(2)、信号发生器(3)、锁相放大器(4)、光电探测器(5)、发光二极管(7)、信号处理器(8)、三维平移台(9);所述分光与聚焦单元包括光纤耦合器(6)、主路光纤(10)、一路光纤(11)、二路光纤(12)、三路光纤(13)、四路光纤(14)、侧下透镜(15)、侧上透镜(16)、上透镜(17)、下透镜(18)、反射镜(19)、分色镜(20)、光路外壳(21)、样品台(22);激光二极管(1)、驱动电源(2)与信号发生器(3)依次导线连接,信号发生器(3)还与锁相放大器(4)导线连接,光电探测器(5)、锁相放大器(4)、信号处理器(8)依次导线连接,信号处理器(8)与三维平移台(9)导线连接,三维平移台(9)还与反射镜(19)、样品台(22)连接,光纤耦合器(6)通过二路光纤(12)、四路光纤(14)分别与发光二极管(7)、光电探测器(5)连接;上透镜(17)置于分色镜(20)的上方,下透镜(18)置于分色镜(20)的下方,侧下透镜(15)置于分色镜(20)的侧面,侧下透镜(15)、上透镜(17)、下透镜(18)、分色镜(20)置于光路外壳(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便携式双模态成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下透镜(15)、侧上透镜(16)、上透镜(17)、下透镜(18)分别由一块或多块透镜组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便携式双模态成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19)由三维平移台(9)带动做一维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便携式双模态成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台(22)上放置有样品(23),并由三维平移台(9)带动做二维平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未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14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透明塑料导电层结构
- 下一篇:一种隔热保温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