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并联线圈的高响应、大推力电磁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1540.8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孔晓武;李世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7/08 | 分类号: | H01F7/08;H01F7/12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并联 线圈 响应 推力 电磁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用于电机械转换控制等领域的电磁铁。
背景技术
电磁铁作为一种电机械转化元件被广泛地应用于电磁阀等领域。动态响应频率和最大电磁推力是衡量电磁铁性能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电磁铁采用单组线圈绕制而成,电阻和电感值高,电磁纯时滞大且常规电压驱动下电流较小,存在最大电磁推力和动态响应频率之间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响应、大推力的电磁铁,既能够保证较大的电磁推力同时大幅减少电磁铁的开启和关闭的动态响应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基于并联线圈的电磁铁是在电磁体的线圈骨架上绕制有两组以上线圈,各组线圈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各组线圈沿线圈骨架的径向分布。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各组线圈沿线圈骨架的轴向分布。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各组线圈的匝数相同。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电磁铁为开关电磁铁或比例电磁铁。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比例电磁铁为动铁式力马达比例电磁铁、动圈式力马达比例电磁铁或力矩马达电磁铁。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在保证安匝数不变的情况下,大幅缩短了电磁铁的电磁纯时滞,具有高响应的特性;另一方面,电磁铁的电阻和电感量大幅减小,从而在常规供电电压下可通过增大驱动电流来大幅提高电磁推力,使本发明电磁铁兼具高响应、大推力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n(n≥2)组励磁线圈径向(即叠加式)并联绕制示意图;
图2为n(n≥2)组励磁线圈轴向(即平铺式)并联绕制示意图;
图3为使用本发明基于并联线圈电磁铁的高速开关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并联线圈的比例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并联线圈电磁铁的等效电气原理图,其中,U为供电电压,I为电磁铁驱动总电流, 、、分别对应表示第i组线圈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感、驱动电流(i=1,2,…,n);
图中,1. 衔铁、2. 并联线圈电磁铁、3. 极靴、4. 阀体、5. 回油球阀、6.分离销、7. 供油球阀;8. 推杆、9. 导向套、10. 线圈骨架、11. 限位卡环、12. 隔磁环、13. 线圈、14. 壳体、15. 弹簧、 16.调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线圈骨架10上绕制有n(n≥2)组线圈13,各组线圈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各组线圈13或者沿线圈骨架10的轴向分布,或者沿线圈骨架10的径向分布。各组线圈13的匝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磁铁的各组线圈13沿线圈骨架10的径向分布(即叠加式)的方式并联绕制,各组线圈13的起始端电气并接于电磁体的一端的接线端子a,各组线圈13的末端电气并接于电磁体的另一端的接线端子b。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铁的各组线圈13沿线圈骨架10的轴向分布(即平铺式)的方式并联绕制,各组线圈13的起始端电气并接于电磁体的一端的接线端子a,各组线圈13的末端电气并接于电磁体的另一端的接线端子b。
图3示出了将本发明的并联线圈电磁铁作为开关电磁铁应用于高速开关阀的一个实例。如图3所示,高速开关阀由衔铁1、并联线圈电磁铁2、极靴3、阀体4、回油球阀5、分离销6和供油球阀7组成。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高速开关阀是一种两位三通的螺纹式插装阀,并联线圈电磁铁2安装在该插装阀的阀芯上。并联线圈电磁铁2的总安匝数为1000。与总安匝数亦为1000的传统单组线圈电磁铁的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该实例中的并联线圈电磁铁2是由4组匝数为250匝的线圈沿线圈骨架的径向并联绕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1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