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HT的CT饱和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2175.2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华;公茂法;李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045 | 分类号: | H02H7/045;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hht ct 饱和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HT的CT饱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客观上要求配置更大容量和更高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大容量变压器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1~2011年220kV及以上变压器的平均动作正确率为79.794%,低于发电机及线路保护约20个百分点。目前,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保护之一,其可靠性受CT饱和的影响。在CT饱和情况下,区外故障发生时,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差动电流很大,会引起差动保护的误动作。
目前,工程实际中一般采用比率制动方法加以鉴别,但此种方法不能保证在CT极度饱和情况下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必须要辅以其他鉴别CT饱和的措施。此外国内外所提出的识别方法还有时差法、谐波制动法、小波奇异性检测法、二阶或三阶导数法等,这些方法基本可以保证变压器差动保护在经历故障时的安全性,但是在时间的迅速性或准确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上述有些方法过于复杂并不适用于实际应用。
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即HHT变换,作为一种1998年提出的新兴智能算法,在电力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刚刚开始,在分析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该算法应用于CT饱和检测中,不仅能够为CT饱和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新思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该算法的应用领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HHT的CT饱和检测方法,通过HHT能够在CT饱和情况下,方便的将变压器区外故障、区内故障与以及区外转向区内的转换性故障正确区别开,利于解决差动保护的误动作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HHT的CT饱和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集变压器两侧差动电流信号,经过EMD分解后得到若干个满足IMF条件的本征模态函数,即IMF分量;
b、对上述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求出瞬时频率,得到Hilbert谱及Hilbert边际谱,具体过程如下:
将IMF分量记为X(t),对其进行Hilbert变换Y(t)为:
则X(t)的解析信号Z(t)为
Z(t)=X(t)+jY(t)=a(t)ejθ(t) (2)
式中 为瞬时幅值,θ(t)=arctan(Y(t)/X(t))为相位,根据相位值θ(t)
进一步可以求出瞬时频率:
ω(t)=d(θ(t))/dt (3)
由式(3)能够明确地表达瞬时频率的振幅和相位,进而反映出数据的瞬时性;
根据式(3)进一步可以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2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垂直吊坠
- 下一篇:反射太赫兹谱技术检测偏滤器石墨瓦瞬态温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