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同色异谱效应的金属介质光变防伪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2521.7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卜轶坤;孟增铀;关振奋;吴冠伟;张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谱(福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1115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色异谱 效应 金属 介质 防伪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同色异谱效应的金属介质光变防伪薄膜。
背景技术
光变薄膜防伪技术是基于光学薄膜多光束干涉原理的随角异色效应,在入射角度改变的条件下,透射或反射光束由于等效光程随角度变化,导致反射或透过光谱的偏移从而使得颜色变化效果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产生变色效应,这种变色效应是通常的扫描/复印所无法复制再现的,基于该原理采用物理蒸发沉积获得的光变颜料(OVP)和光变油墨(OV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货币、有价证券、证件等高级安全产品的防伪上,相关专利US3858977、US4705356、US4779898、US5059245、CN1152011A、文献1-3对该类光变色防伪安全薄膜颜料及油墨的原理和制造方法进行了描述,在我国的人民币100元和50元的光变防伪中也采用该技术,实现了从绿色变蓝色、金色变绿色的光变图像防伪。
近年来,随着光变颜料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此类光变防伪颜料的应用得到了拓展,已经在一些高档烟酒、涂料产品上获得的应用,能够进行光变颜料和油墨生产的厂家也越来越多,相关光变防伪薄膜干涉膜层结构也日趋公开化,这使得该类颜料在防伪领域的安全性能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变颜料在高级防伪领域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光变薄膜干涉结构基础上,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进一步增强光变薄膜颜料的防伪安全性能,专利CN1693388A描述了采用增加高分子材料液晶层到光变薄膜层之上的组合式光变颜料,通过光变颜料的偏振效应提高其防伪性能,但该种技术要求检测光源要具有圆偏振光特性,才能达到很好的偏振检验效果;专利US20040028905A1描述了在原有光变薄膜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磁性定向层来扩展原有光学特征,但该方法要求在通用印刷设备上必须增加磁性定向单元来对印刷的颜料片进行定向,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印刷设备的复杂性,降低了该类颜料制造的通用性能。针对同色异谱光变防伪薄膜,文献B.Baloukas and L.Martinu,“Metamericinterference security image structures,”Appl.Opt.47,1585–1593(2008)描述了基于同色异谱效应的全介质光学薄膜结构和以及采用一个非变色参考颜色样本和一个光变薄膜结构组成的同色异谱颜色对,全介质光变薄膜结构采用了Ta2O5和SiO2,在设计上较为容易,但涉及的膜层数往往很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容差特性差,不适宜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生产;专利US7729026B2描述了基于采用衍射光栅颜色碎片的同色异谱防伪安全结构,其原理是基于物理光学的衍射效应,和基于干涉薄膜防伪结构有本质上的区别。
光变颜料(OVP)以及光变油墨(OVI)在高级防伪领域的应用优势一直是以其制造工艺复杂、但识别方法简便快捷的一线公众防伪而著称,不需要额外的检测仪器、光源,仅通过目视观察颜色变化即可辨别真伪,上述提出的一些改进方法在识别方式、制造难度上都不易作为公众防伪的首选方式,为此,只有在现有光变薄膜防伪结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易识别、容易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易制造的新的防伪特征,才有可能提高和有效改进现有光变颜料(OVP)的防伪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目前光学变色薄膜进行防伪所存在的种种现缺陷和不足,将印刷中的同色异谱效应应用到现有光变薄膜干涉结构中,提供一对基于同色异谱效应、采用金属和介质材料构成的反射式光变防伪薄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基于同色异谱效应的金属介质光变防伪薄膜,包括作为背景的A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镀制在所述A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上的B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所述A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B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分别由膜层结构构成,所述B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镀制成文字或图形,其中,A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的色度坐标从0度到90度随角度变化呈现逆时针的走向,B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的色度坐标从0度到90度随角度变化呈现顺时针的走向,以使A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和B金属介质反射防伪膜系在零度入射角时具有相同的色度坐标,在45度入射角时具有较大的色度反差。所述膜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饱和度控制层、第一颜色控制层、反射层、第二颜色控制层以及第二饱和度控制层,所述反射层由金属材料组成,所述第一、第二颜色控制层由分布为高低折射率的介质膜层构成,所述第一、第二饱和度控制层由半透射金属膜层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谱(福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晋谱(福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2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