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4439.8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王平;张振华;钟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C07D519/00;C07D498/0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共聚物 主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1.一种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P;
式中,R1,R2独立地为C1~C20的烷基,n为10~100之间的整数。
2.一种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A和化合物B:
式中,R1,R2独立地为C1~C20的烷基;
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摩尔比为1:1~1:1.2的所述化合物A和所述化合物B加入含有催化剂和碱溶液中的有机溶剂中,在70~130℃条件下进行Suzuki耦合反应12~96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即化合物P,所述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结构式如下:
式中,R1,R2独立地为C1~C20的烷基,n为10~100之间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uzuki耦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90~120℃,所述反应时间为24~72小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钯或有机钯与有机膦配体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钯为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或四三苯基膦钯,所述有机钯与有机膦配体的混合物为醋酸钯与三邻甲苯基膦混合物或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与2-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膦配体的摩尔量为有机钯摩尔量的4~8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钯与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1:20~1∶100。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需对Suzuki耦合反应制得的所述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进行提纯分离,所述提纯分离方法为:
反应结束后,往反应液中加入甲醇沉析,过滤之后依次用甲醇和正己烷抽提,然后以氯仿为溶剂抽提至无色,收集氯仿溶液并旋干得到红色粉末,收集后在真空下50℃干燥24h后即得到所述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
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依次包括导电玻璃、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阴极缓冲层和阴极,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共聚物蓝光主体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44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