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P+B型低屈强比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4775.2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苏渊;邹扬;朱振华;刘春明;姜中行;麻庆申;王海宝;王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屈强 比高 强度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中厚板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F(铁素体)+P(珠光体)+B(贝氏体)型低屈强比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机械向大型化、轻型化的发展,应用于钢结构的钢板需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延伸性能、冷弯性能、焊接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等。然而结构强度级别提高后,结构发生脆断的危险性增大,对韧塑性和屈强比等指标要求也更加严格,尤其是屈强比。屈强比是表征材料因过载而发生整体均匀塑性变形能力的参数,较低的屈强比意味着钢板具有较高的加工硬化指数,结构安全性越高。因此各种低屈强比类型钢应运而生。
在本发明之前,专利号:201010599469 一种800Mpa级低屈强比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采用TMCP工艺和回火热处理,该钢板厚度规格为10-40mm,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800Mpa,屈强比<0.70,不足之处在于该钢采用Nb、V、Ti微合金元素的同时添加了较高的贵金属元素Ni、Mo和Cu,合金成本高;工艺上采用轧后回火处理,工艺成本也高。
专利号: 201110002738 一种低屈强比高塑性超细晶粒高强钢及制造方法,通过控制轧制+离线热处理工艺,钢材的屈服强度为450-550Mpa,抗拉强度为670-720Mpa,延伸率为≥25%,屈强比≤0.7。不足之处在于该钢采用Nb、Ti微合金元素的同时添加了较高的贵金属元素Ni,合金成本高;工艺上采用离线热处理,工艺成本也高。
专利号:201210168133 一种低屈强比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坯经加热、粗轧、精轧、轧后加速冷却至550℃以下,然后空冷至室温,随后进行760~840℃正火处理,屈服强度≥450MPa,抗拉强度≥800MPa,主要适用于建筑、桥梁、管线、海洋平台等领域,不足之处在于添加了含量较高的贵金属元素Mo,轧后需要进行正火处理,分别提高钢板的合金成本和工序成本,且生产周期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B型低屈强比高强度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无需添加Ni、Mo、Cu等贵重金属元素,采用控制轧制+待温+超快速控制冷却工艺,组织为细小的铁素体(F)+珠光体(P)+贝氏体(B)的低屈强比高强度中厚钢板。该生产方法适用于配备超快速控制冷却系统的宽厚板生产线。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F+P+B型低屈强比高强度中厚钢板,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5~0.12%,Si:0.2~0.4%,Mn:1.7~2.0%,P≤0.015%,S≤0.015%,Al:0.02~0.05%,Nb:0.04~0.09%,Ti:0.01~0.02%,V:0.03~0.07%,Cr:0.1~0.2%,B:0.001~0.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且Nb+Ti+V<0.18%;钢板厚度规格为16mm~40mm。
该钢板采用控制轧制、轧制后待温和超快速冷却工艺制度生产,获得细小的铁素体(F)+珠光体(P)+贝氏体(B)组织,铁素体含量占30~50%。
本发明中选择的成分设计中,各元素的作用如下:
C:选择为0.05~0.12%。碳含量对钢材的强度、韧性和焊接性能都有影响。合理控制钢中碳含量以确保获得优良的可焊性和低温韧性。
Si:选择为0.2~0.4%。Si是炼钢脱氧的必要元素,且以固溶强化形式提高钢的强度;含量太低脱氧效果不佳,含量太高会降低韧性,可焊性较差。
Mn:选择为1.7~2.0%。Mn是固溶强化和提高钢板抗拉强度的最重要元素,对贝氏体转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成本低廉,本发明中把Mn左右主要合金元素。
Al:选择为0.02~0.05%。铝做为洁净钢冶炼过程中的强脱氧剂,同时铝与钢中氮生成弥散析出的AlN能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在奥氏体的铁素体转变过程中起形核作用,加速铁素体转变,细化晶粒。
Nb和V:分别选择为0.04~0.09%和0.03~0.07%,铌和钒都能与钢中碳、氮强烈结合,形成强碳氮化物。这些强碳氮化物熔点高,在高温加热部分固溶时,未溶解的颗粒钉扎奥氏体晶界阻碍原始奥氏体晶粒长大,在随后的轧制过程中又抑制钢中的再结晶及再结晶后晶粒长大,细化奥氏体及相变后铁素体晶粒尺寸,形成强烈的晶粒细化作用;在低温时析出,产生沉淀强化作用。同时钢中加入扩大奥氏体区的锰和微量元素铌、钒,扩大未再结晶区温度范围,为钢的奥氏体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创造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4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碳酸盐铁矿石还原提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