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5374.9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映标;张宗勤;吴明军;姚兴云;喻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46 | 分类号: | B65D90/46;B65D90/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浮顶 石油 主动 防护 系统 安装 方式 | ||
1.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包括设置在外浮顶石油储罐第一、二次密封圈(1、2)内的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通过管网与设置在石油储罐防火堤外的现场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通过穿板接头(5)固定在设置有安装孔的第二次密封(2)的挡雨板(6)上,所述微雾喷头(3)均朝同一方向进行侧喷,在所述取样探头(4)前端设置有过滤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装置包括储水箱(8)、贮气罐(9)、气压水压控制组件(10)、气体浓度分析仪(11)、样气预处理装置(12)以及控制设备(13),所述管网包括补水管路(14)、补气管路(15)、给水管路(16)、给气管路(17)以及样气采集管路(18),所述储水箱(8)通过补水管路(14)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贮气罐(9)通过补气管路(15)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储水箱(8)和贮气罐(9)分别通过给水管路(16)和给气管路(17)与微雾喷头(3)连通,所述气体浓度分析仪(11)通过样气采集管路(18)与取样探头(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路(16)包括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水软管(16b)、给水岐管(16c)、给水集散管(16d)以及喷头给水软管(16e),所述给气管路(17)包括主给气硬管(17a)、主给气软管(17b)、给气岐管(17c)、给气集散管(17d)以及喷头给气软管(17e),所述样气采集管路(18)包括取样软管(18a)和取样硬管(18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气硬管(17a)以及取样硬管(18b)通过多孔管夹(19)集约成一束,其延伸至外浮顶石油储罐的转动扶梯(20)顶部,并沿转动扶梯(20)外侧延伸到扶梯走轮(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软管(16b)、主给气软管(17b)以及取样软管(18a)通过拖链(22)集约成一束,所述拖链(22)在扶梯轨道外侧的导槽(23)中滑动,拖链(22)一端固定在扶梯走轮(21)上部,其另一端固定在导槽(23)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岐管(16c)、给气岐管(17c)沿储罐浮顶(24)的圆心径向分布且并列固定在磁力管座(25)上,所述磁力管座(25)通过永磁铁(26)吸附在储罐浮顶(24)上,所述取样软管(18a)通过磁力管座(25)与取样探头(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集散管(16d)、给气集散管(17d)呈弧形并列地布置在集散管托架(27)上,所述集散管托架(27)通过螺钉(28)夹紧在储罐泡沫堰板(29)上,所述给水集散管(16d)和给气集散管(17d)分别通过喷头给水软管(16e)和喷头给气软管(17e)与微雾喷头(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气硬管(17a)、取样硬管(18b)、给水岐管(16c)、给气岐管(17c)、给水集散管(16d)以及给气集散管(17d)均采用薄壁不锈钢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软管(16b)、主给气软管(17b)、喷头给水软管(16e)以及喷头给气软管(17e)均采用不锈钢金属软管,所述取样软管(18a)采用导电软管,其内层材料为碳黑填充的四氟乙稀,内层表面电阻率<103Ω,外层为不锈钢丝编织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53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