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铌酸盐的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5586.7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明;姚爽;沈建强;王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16 | 分类号: | B01J31/16;C02F1/3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 代理人: | 刘延军;赵军 |
地址: | 1300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铌酸盐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铌酸盐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K7HNb6O19·13H2O和氧化锗溶于蒸馏水中,随后加入铜的盐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上述溶液的pH值为9-12,随后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将上述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在160-170℃水热条件下反应,即得到紫色块状晶体,其中铌、锗、铜三种金属离子质量比为88:2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137 g K7HNb6O19·13H2O和0.021 g氧化锗溶于4 mL蒸馏水中,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2 mL含有0.004 g醋酸铜的溶液,用1 M 氢氧化钠水溶液将上述溶液的pH值调节到9.50,随后向混合物中加入乙二胺溶液将上述反应体系的pH值调节到11.8,将上述溶液转移到23 mL反应釜中,于165℃条件下反应3天,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可得到紫色块状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基于多铌酸盐的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55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角柱的制造设备
- 下一篇:伸缩型吸尘刚管锁管套防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