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5814.0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景生;朱庆汉;褚风民;庞杰;王磊;苗志军;左玉腾;富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橡胶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J111/00 | 分类号: | C09J111/00;C09J11/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赵敬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弹性 阻尼 材料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粘合剂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粘弹性阻尼材料主要用于如舰船、机车等设备的减振降噪,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将粘弹性阻尼材料与基底物体(被粘合材料)牢固地粘合在一起,构成自由层或约束层阻尼处理结构,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减振降噪作用。
粘合强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粘合剂主体材料与粘弹性阻尼材料主体材料的溶度参数、极性是否相近以及粘合剂本身的内聚强度,溶度参数和极性越接近、粘合剂本身的内聚强度越高,粘合性能越理想。另外,粘合剂良好的初粘力可以保证简捷的施工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满足上述的要求,提供一种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的主体材料与粘弹性阻尼材料主体材料的溶度参数和极性相近、粘合剂本身内聚强度高、初粘力强,可以保证粘弹性阻尼材料与基底物体之间的粘合强度高,施工性能简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二甲苯、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固体橡胶,其重量份数比为:
(一)二甲苯:100份;
(二)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固体橡胶:15-30份;
其中:以合成橡胶为基础量100,其重量份数比为:
(1)合成橡胶:
氯丁橡胶A-90, 50-100份;
氯丁橡胶240 0-50份;
(2)配剂:
氧化锌 3-8份;
氧化镁 2-5份;
增粘酚醛树脂 10-30份;
炭黑N-330 10-20份;
防老剂A 1-2份。
所述防老剂A为N-苯基-α-萘胺。
一种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固体橡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塑炼:将开放式炼胶机清理干净,开通冷却水,在轧胶过程中保持辊温40-50℃,将辊距调至0.8-1mm,加入氯丁橡胶A-90和氯丁橡胶240,薄通塑炼并合胶10遍以上;
(2)混炼:依据辊筒间余胶情况,放宽辊距至2-4mm,依次加入氧化镁、防老剂A、增粘酚醛树脂和炭黑N-330,加入氧化锌,捣炼;
(3)下片:将辊距调至0.8-1mm,打三角包4-6个,下1-2mm厚的胶片备用;
(二)制备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固体橡胶的胶片裁成0.8-10mm宽的胶条;
(2)按二甲苯: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固体橡胶=100:15-30比例配制,浸泡24小时以上,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通过选用溶度参数和极性与粘弹阻尼材料主体材料相近的粘合型氯丁橡胶作为粘合剂的主体材料,通过炭黑N-330的加入,再结合氯丁橡胶本身的高强度,使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具备较高的粘合强度,以氯丁橡胶为主体材料的粘合剂不仅具有优良的粘合性能,而且由于氯丁橡胶的高弹性和拉伸性能,使粘合剂的耐冲击性能优异,特别适合于动态下使用的粘接和不同膨胀系数材料之间的粘合,通过增粘酚醛树脂的加入,使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具有良好的初粘力,保证施工时的简捷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按以下配方制备:
(一)按以下重量比进行各组份配料:
(1)二甲苯:100份;
(2)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固体橡胶:18份;
其中:以合成橡胶为基础量100,其重量份数比为:
A、合成橡胶:
氯丁橡胶A-90, 60份;
氯丁橡胶240 40份;
B、配剂:
氧化锌 5份;
氧化镁 3份;
增粘酚醛树脂 15份;
炭黑N-330 20份;
防老剂A 1份;
(二)制备工序依次为:
(1)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剂固体橡胶的制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橡胶工业研究所,未经天津市橡胶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5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脂酸改性核桃壳石油吸附剂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体征监测平台